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青岛去年抽检113批次不合格 水产糕点饮料不合格率靠前

2016/3/17 10:40:27 来源:青岛晚报

全市1289家食品生产企业有证、抽检6517批次113批次不合格……昨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2015年青岛市食品生产环节质量监测分析报告》,通过对全市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状况进行全面监测,分析了影响食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的重点品种、指标项目、风险隐患等,提出了防控措施。

有证食品企业1289家

2015年,全市有获证食品生产企业1289家、同比增长9.24%;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149家,同比增长10.37%,是全省食品种类最全、数量最多的城市。去年,我市开展了食品生产环节质量抽检,国抽875批次,7批次不合格,合格率99.20%;省抽1040批次, 14批次不合格,合格率98.65%;市抽4602批次,92批次不合格,合格率98%,同比提高0.94%,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继续稳定向好。

15类产品抽检全合格

2015年,完成乳制品三聚氰胺、黄曲霉毒素M1项目检测2695批次,全部合格,专项抽检合格率100%。

综合分析抽检数据发现,乳制品和特殊膳食食品、粮食加工品、速冻食品、茶叶及相关制品、饼干、蜂产品、罐头等15大类产品年度抽检合格率达100%,高风险产品稳定保持了较高的合格率。

添加剂微生物易超标

综合分析我市获证食品抽检数据,有以下特点:一是不合格产品类别相对集中。水产制品、酒类、糕点、调味品、饮料等是检出不合格产品批次最多的产品。二是不合格原因以食品添加剂和微生物指标为主。 57批次不合格产品中,因添加剂、非法添加物质和微生物指标的就有45批次,占到了不合格原因的75%以上。从抽检不合格的113批次(含4批次补充抽检外地企业)产品生产企业规模来看,规模以上企业3家,中小企业占了97%;从区域看,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

小作坊合格率有提升

去年抽检小作坊产品251批次, 35批次不合格,主要品种是熟肉制品和糕点,合格率86.1%,同比增长14.1%。强化管理,积极组织业务培训,探索小作坊 “一票通”制度和园区化建设,引导小作坊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疏堵结合,全年关停达不到要求的小作坊36家,依法查处禁止小作坊生产目录内品种的生产者和黑作坊19家。全年“12331”投诉举报中心共受理群众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投诉举报807件,同比减少31.38%。

新闻内存

五大类食品存在问题

调味品合格率98.73%

共完成抽检316批次,不合格4批次,平均合格率98.73%。1批次食醋的总酸项目不合格,1批次酱油的添加剂(山梨酸、苯甲酸)不合格,1批次酱油的氨基酸态氮项目不合格,1批次花生酱的铅项目不合格。

消费提示 购买酱油要注意是配制酱油还是酿造酱油,注意标签上氨基酸态氮含量。尽量不要购买散装酱油。购买食醋时要注意是配制食醋还是酿造食醋,注意标签上的总酸和游离矿酸含量,尽量不要购买散装食醋。购买调味品时,要注意是否有生产许可标志,从正规渠道购买正规生产厂家的产品,注意配料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

饮料

合格率97.13%

共安排饮料类生产企业抽检样品 174批次,5批次不合格,平均合格率为97.13%。不合格项目是锶、偏硅酸、亚硝酸盐。

消费提示 消费者在选购包装饮用水时应注意标签标示;大桶水包装要光滑、透明、无肉眼可见杂质、无破损。选用碳酸饮料时注意标签信息齐全,是否有涨瓶现象,有无杂质等。蛋白饮料的选购除注意选用正规厂家、标签信息齐全的产品外,还要注意产品的配料表,特别是给特殊人群补充能量时要注意蛋白质含量,有无过敏原等。糖尿病患者或尿酸高的人少食用含果糖高的饮料。

酒类

合格率97.52%

共完成抽检282批次,不合格7批次,合格率97.52%。 1批次葡萄酒、3批次白酒、3批次老酒不合格,原因为酒精度、总糖、DBP、DEHP、乙酸乙酯、糖精钠、甜蜜素。总糖指标不合格的有4批次,占不合格原因中的50%。

消费提示 消费者购买时要选择标签完整的产品,尽量不要购买散装酒。购买白酒时,可以观察瓶底,若有悬浮物,说明酒中杂质较多,则不建议购买。购买葡萄酒时要分清酒的类型,比如干葡萄酒、半干葡萄酒、半甜葡萄酒、甜葡萄酒等。

水产制品

合格率90.87%

共完成抽检230批次,不合格21批次,平均合格率为90.87%。不合格原因主要是铅、铝含量超标,二氧化硫、山梨酸、苯甲酸、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

消费提示 尽量到信誉较好的卖场选购,最好不要购买散装产品,以防微生物超标。闻气味,避免购买有刺激性气味的水产制品。看标签,对购买的预包装食品,要注意按标签提示的贮存条件存放,开封后应尽快食用。

糕点

合格率97.03%

共完成糕点食品抽检202批次,6批次不合格,合格率为97.03%。6个不合格批次中5批次检测微生物指标不合格,主要原因是加工过程卫生条件差,杀菌消毒不规范,在后期的包装、储运、销售过程中二次微生物污染造成菌落总数等微生物指标不合格。

消费提示 购买定型包装的糕点时要注意食品的生产厂家及相关标识,包装要完好;不购买不新鲜的、超过保质期限或无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的“三无”食品。在购买散装的糕点时要看是否有防尘设施,销售人员是否有卫生防护。谨慎购买感官(色、香、味等)异常的食品。

典型案例

凉皮添加有毒物质黑窝点老板被批捕

2015年7月,黄岛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得到线索,辖区内一凉皮加工黑窝点在加工凉皮过程中违法添加有毒有害非食用物质——硼砂。 7月14日凌晨2时,黄岛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区公安局经侦大队对位于黄岛区灵山卫街道窝洛子村徐某某经营的凉皮加工点进行检查后,将现场发现的凉皮、“五谷”凉皮改良剂、“裕轩”凉皮调面料进行了抽样,委托青岛海润农大检测有限公司进行检测。2015年7月17日青岛海润农大检测有限公司出具检测报告,在上述产品中均检出硼砂,凉皮检出的数值为301.1mg/kg、 “五谷”凉皮改良剂检出的数值为24.7mg/kg、“裕轩”凉皮调面料检出的数值为14.3mg/kg。

当事人的上述行为,涉嫌在食品加工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硼砂,构成犯罪。黄岛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将该案涉嫌犯罪线索移送至青岛市公安局黄岛分局,目前犯罪嫌疑人徐某某已经被批捕。

■结果分析

●从不合格项目看,微生物指标、添加剂超标等占比极大。

●从抽检的结果看,肉及肉制品、焙烤食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茶叶等类产品问题较多,蛋制品、调味品、膨化食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薯类及膨化食品、凉拌菜合格率高。

●微生物超标是导致熟肉制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这主要因为肉制品小作坊大多采用“一口锅”的传统生产工艺,以家庭作坊为主,工艺简单,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薄弱,制作卫生条件差,加之后期运输、销售、储存等卫生防护设施不符合要求,极易造成微生物超标。

●不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加工小作坊存在的一个重要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米面制品尤其是糕点类食品中添加剂超标,如超范围超量使用明矾等含铝膨松剂导致铝残留量超标,有的糕点中超范围使用了甜蜜素和糖精钠等甜味剂,1批次粉条中检出亚硫酸盐,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小作坊业主不了解或故意违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徐美中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