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厦门推进追溯系统建设 实现全链条无缝隙监管

2016/3/21 8:57:26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近日,厦门市市场监管部门在同安轻工业园召开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培训会,结合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对120多家企业代表进行电子追溯系统培训,做到食品生产监管不留死角,提高食品生产安全意识。

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去年颁布实施,该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该法的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制度,保证食品可追溯。新法最大的突破就是首次提出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实际上,厦门先行一步,较早建立了食品安全追溯机制。2005年9月,厦门市率先建成“生鲜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实现了对生鲜食品质量安全的全程监控;2011年又建成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实现对预包装食品的全程网络化监管。截至目前,该系统可对在厦门市销售的15.3万种食品进行追溯监管。

此次培训会以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为契机,要求食品生产企业逐步亮出生产线,方便消费者通过微信扫码、互联网终端查询等掌握透明准确的食品生产信息。厦门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厦门市市场监管局今年将以同安轻工业园区为试点,通过组织企业参加可追溯系统理论培训、现场观摩、座谈交流等形式,推动园区企业建立运行有效的可追溯系统,鼓励企业建立电子追溯系统。厦门银祥肉制品公司等代表就已逐步建立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在会上做关于企业食品生产电子追溯监管系统的演示,厦门大学高级工程师刘臻为企业代表讲解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相关知识。

“在食品生产环节,我们将试点建设食品生产企业可追溯系统,并推行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分类监管,研究建立企业电子监管档案,实现档案信息共享。此外,我们还将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的追溯系统建设,实现‘来源可溯、去向可追’的监管模式,确保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就能找到主”,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郭勇毅表示。

链接:

厦门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运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在国家开展食品安全城市创建之际,厦门市政府拟投入2500万元加强食品安全电子溯源系统建设。拟在原有建成“生鲜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融合农业、海洋部门的监管系统,建立公共服务接口与企业对接,消费者可通过配套的互动平台进行投诉、建议或者下载手机APP软件对食品生产信息查询等,未来,厦门将构建一个庞大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食品安全全链条无缝隙监管,促使企业自身真正落实主体责任。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