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猪肉价格飞涨 市民:30元一斤排骨“买不起”(3)

2016/4/11 10:14:04 来源:安徽网

“过山车”行情何时能消停?

省养猪协会人士表示提高规模化养殖、加大供需对接,才能逐步避免“猪周期”

猪价冲高,市民喊贵,养猪人有的庆幸遇到了“金猪年”,有的担忧后市会有暴跌风险。猪肉是百姓菜篮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涨跌也分外引人注目。这次猪肉价格大幅上涨,背后原因是什么?这么多年来,猪价经历过数度起伏,有没有好的手段来稳定猪价,让猪肉价格不再大涨大跌?

探因:下跌周期部分养殖户退出

省养猪协会常务副会长李东风表示,当下猪价高涨,是周期性的表现。2015 年4月市场迎来周期性拐点,上一轮下跌期结束,转入上涨期。而仅仅一年的时间,生猪市场就完成了由周期性最低点向周期性最高点附近的快速冲刺。在上轮猪周期也是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完成了整个周期性上涨期,由2010 年6 月周期性最低点的9.6 元/公斤,涨至2011 年6 月周期性最高点19.6 元/公斤。

在过去的2013、2014 年,可以看作是生猪市场的下跌周期;2015 年上半年开始,上涨周期来临,并一直持续至今。之前两年多的下跌周期,养殖户一直处于亏损,导致相当部分养殖户退出这个行业,大部分养殖户,特别是中小规模的生猪养殖户减少能繁母猪的饲养。而能繁母猪下降导致供给端偏紧,继而导致整个市场的供应偏紧,猪价上扬。

据预测,猪价高位运行将持续至10 月份左右,其间的7、8 月份,或达到最高点。

调控:目前没有储备肉投放计划

为了平抑高涨的肉菜价格,今年以来,青岛、乌鲁木齐、石家庄等地都出现政府投放储备肉菜保障市场供应的情况。面对目前猪肉高价运行的情况,我省是否有相应的投放计划?

记者联系到了省商务厅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处,该处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承担重要消费品储备(肉类、食糖、小包装食品等)管理和市场调控的有关工作。“今年2 月28 日,我们有一批储备猪出栏投放市场,这是与收储企业签订的合同规定的。”工作人员李磊表示,一般情况下一年会有两轮计划,“目前为止还没有新的计划”。

对策:提高规模化养殖稳定供需由于CPI 构成中食品占据大头,而食品中猪肉消费占据重要分量,因此猪肉价格对CPI 影响较大,其涨跌也十分引人关注。很多市民会说,猪肉价格每隔一段时间要大起大落,这样的“猪周期”能够尽量避免吗?

作为资深养殖大户,王宗开表示,因为生猪的特殊性,与粮食等农产品不太一样,与工业产品差别更大,并不能完全控制产能,其间因为气候、环境、疫病等影响生产波动较大。

省养猪协会人士表示,目前,我国规模化养殖程度不太高,以我省为例,300 头以上的养殖大户占整体市场规模的50%以上,1000 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占比大约20%。这两部分养殖主体占据市场主流,但仍有散户养殖。未来,随着规模养殖的逐步提升,将有利于稳定猪价。在基本实现规模化养殖之后,应适当借鉴美国、日本等猪价波动较小国家的先进经验,加大供需对接力度。我国猪肉年消费量相对稳定,若规模化养殖程度较高、疫病管控控得当,出栏量也会相对平稳,从而做到供需基本平衡,逐步走出暴涨暴跌的“怪圈”。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