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果冻产业走下坡路 技术创新将是其强心剂

2016/8/30 17:14:20 来源: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

    果冻通常外观晶莹、口感爽滑,是成人、儿童都十分喜爱的零食。然而就果冻市场而言,近两年却一直在走下坡路。“毒明胶”事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果冻产业市场发展,但产品缺乏创新也是重要原因。

  果冻市场不景气行业大佬业绩堪忧

  果冻是以水、白砂糖、卡拉胶、魔芋粉等为主要原料,经溶胶、调配、灌装、杀菌、冷却等多道工序制成的美味食品。近年来,整个果冻行业都遇到了不小的发展危机。曾经风靡全国的金娃果冻如今已在公众视野中消失,亲亲果冻最终被恒安出售,作为果冻行业的龙头老大喜之郎销售额也有所下滑。

  亲亲食品近日公布今年上半年业绩,这是亲亲食品上市后交出的首份成绩单。数据显示,亲亲食品今年上半年营收为6.17亿元,同比下降10.2%;净利润为1924.8万元,同比下降46.1%。

  8月9日,果冻行业老二蜡笔小新发布的盈利预警显示,预计上半年将实现营收4.15亿元,同比大幅下滑27.3%,在此背景下,该公司一改去年的盈利,亏损了8400万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390万元。不过,从过往几年的财报看,蜡笔小新已经连续几年出现业绩下滑。  

  多种因素使果冻产业遭遇滑铁卢  

  为何近年来果冻市场发展缓慢?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表示,果冻产品不是世界性产品,主要集中在中日韩东亚市场。此外,果冻市场整体的创新升级过慢,没有太多特色,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

  朱丹蓬还表示,造成果冻行业困局的一个原因是“毒明胶”事件。资料显示,2014年央视“3·15”晚会曝光蜡笔小新、雅克等企业的上游供应商使用有毒明胶原料,引发果冻、软糖产业集体下滑。虽然后来经相关监管部门检验,蜡笔小新等产品符合相关食品质量标准,但“毒明胶”事件的负面影响延续至今。  

  不过笔者认为,产品缺乏创新、营销理念滞后以及企业内部矛盾都会是成为果冻企业业绩下滑的原因。金娃果冻曾经风靡全国,但是由于企业股东之间出现问题之后,金娃果冻可谓一日就基本消失于公众的视野。亲亲果冻,在被恒安收购之后,依然改变不了被忽视的境地,落得又要被恒安出售的境地。而蜡笔小新也是在果冻销售起来之后,公司的重心移向了房地产及其他领域。

  技术创新或是果冻产业一剂强心剂  

  综上所诉,多种因素造成我国果冻市场如今的局面。笔者认为,技术创新或许是果冻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  

  如今,3D+镀层技术将用于快速增长的果冻糖果市场,能够快速扩增产品潜力。镀层技术是唯一可以运用于生产复杂形状果冻的方法,具有高输出、生产成本低的特点。全新的模具技术能够快速低成本形变,是BakerPerkins公司的创新,给低刻板镀层3D果冻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镀层工艺工艺适用于刻板明胶、果胶果冻,可以以固体、条状、层状,或者中央填充的形式。镀层工艺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也增加了产品的灵活性,让同时生产多种不同的产品成为可能。镀层技术比传统方法的生产成本更低,例如模压成型、刻板Mogul,以及切割包裹工艺。

  极佳的外观,极高的透明度,以及风味的快速释放,顺滑的口感,都是果冻关键的质量优势。镀层工艺可以实现对整个生产系统的完整控制,从而保证高维度、造型、重量的精确性,以及极低的废品率和高效的包裹效率,另外还有高度的卫生程度和较少的仪器保养费用。

  果冻产业健康趋势不容忽视

  笔者认为,除了技术创新之外,果冻产业还需对健康性做更多考究。从果冻产品的配料我们不难发现,果冻中糖含量较高,白砂糖一般排在配料表前几位,此外,果冻一般还添加柠檬酸、山梨酸钾、海藻酸钠、日落黄、柠檬黄、亮蓝、诱惑红等多种食品添加剂进行增稠、调味、着色等处理。

  多种食品添加剂、高糖分及“毒明胶”,多少让消费者担忧其食用健康。因此,要想改变消费者对果冻产品不健康的刻板印象,首先从食品添加剂着手,多选用纯天然原料,采用低糖或者木糖醇。健康跟上了,销量也将有所上升。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