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2020年中国仅需3500万头能繁母猪

2016/11/17 9:47:14 来源:养猪巴巴网

    2020年中国仅需3500万头能繁母猪

  截止目前生猪期货仍未挂牌上市,但其上游玉米、豆粕、小麦等饲料原料均上市。众多研究饲料原料的研究员也将生猪列为重要研究品种。猪价在中国CPI扮演重要角色,证券研究员也把生猪作为重要的研究品种。行业研究员研究猪价主要是发现交易机会,判断国家的货币政策等,但对于养猪人来说,猪价涨跌更多影响了其养殖利润。然而中国生猪行业集中度偏低,虽官方有相关数据,但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最为简单的一个问题,中国需要多少头能繁母猪能保障猪肉供应呢。布瑞克观点2020年中国仅需要3500-3600万头能繁母猪即可保证猪肉供应量。

  农业部目前每月中旬发布截止上月监测点能繁母猪存栏变化数据,市场喜欢直接将其看做能繁母猪数量变化,并折算能繁母猪存栏情况。按照农业监测数据折算,2016年9月份全国能繁母猪数量为3778万头,远远低于2014年初近5000万头水平。

  布瑞克观点:能繁母猪下降除了行业周期外,其中重要的是繁育水平提高,繁育水平提高主要得益于养殖规模提升。繁育水平提升后,直接导致了更少的母猪即可提供相同数量的存活仔猪。按照农业部发布的过往数据,2013年中国母猪PSY水平仅为14左右,2015年报告中明显提到了母猪PSY水平提升5.6%。

  查阅相关上市公司的报告及布瑞克调研情况,目前大型养殖企业母猪PSY普遍超过了20,部分企业甚至达到23,国际主要的猪肉出口国目前的PSY在21-23之间。国内散户集中退出,农村继续养猪规模也快速提升,相关设备及养殖水平提升,国内母猪PSY快速提升。布瑞克在2015年末对近100户养殖户调研发现,母猪PSY区间在16-24之间,中位数达到了18,但仍呈现季节性特点,一般在冬季和三伏天存活率偏低,其他月份存活率偏高,数值偏低一般是在保育阶段小猪持续腹泻导致死亡。养殖户普遍在冬天都增加了小猪保暖设备,一定程度减少了非极度异常天气造成的冬季小猪保育死亡情况。

  截止目前我国人均猪肉消费量超过40公斤/人,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牛羊肉及水产产品产量增加,居民消费健康意识提升,猪肉消费难显著增加,二胎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猪肉消费预期,但至少需要超过5年后才逐步显现。国内外养猪水平及饲料原料价格差异,国内猪肉进口仍维持一定增长趋势,我们认为在2020年之前,中国国内猪肉产量在5400-5500万吨即可满足猪肉消费,折算生猪屠宰量在7亿头左右。  散户集中退出,养殖集团快速扩张,伴随着养殖水平和繁育水平提升,预计2020年国内生猪PSY水平提升到20左右 ,能繁母猪存栏需求量下降至3500-3600万头,生猪存栏量在3.5-3.7亿头即可保证国内猪肉供应量。

  观点:近日,有行业人士计算了中国需要多少头能繁母猪才能保障猪肉供应,计算的结果为,到2020年中国仅需要3500-3600万头能繁母猪即可保证猪肉供应量。主要是基于:一、随着养殖规模化水平的快速提升,相关设备和养殖水平提升,国内母猪PSY快速提升,而且,冬天小猪保暖设备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非极度异常天气造成的冬季小猪保育死亡情况,导致了更少的母猪即可提供相同数量的存活仔猪;二、牛羊肉及水产产品产量增加,居民消费健康意识提升,猪肉消费难显著增加,在2020年之前,中国国内猪肉产量在5400-5500万吨即可满足猪肉消费,折算生猪屠宰量在7亿头左右。如果2020年国内生猪PSY水平提高到20左右,能繁母猪存栏需求量将下降至3500-3600万头,生猪存栏量再3.5-3.7亿头即可保证国内猪肉供应量。

  根据农业部数据折算,9月份的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778万头,按照3500万头的能繁母猪需求量来计算,也就意味着在未来的4年内能繁母猪存栏量仍有200余万头的下降空间才不至于过剩。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