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常州全力推动食品安全创建工作

2016/11/27 12:59:06 来源:常州新闻网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今年以来,我市天宁、钟楼、新北三区全力推动食品安全创建工作,合力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蔬果是否有农药残留一直是大家关心的话题。在常州最大的蔬果交易市场,凌家塘市场,平均每天有超过3000吨蔬果在这里交易,只有经过检测中心快速检测合格之后,才能进入流通环节。

一大早,新北区一家单位的食堂采购员徐静亚赶到凌家塘市场,采购一天的食材。“看了这个胡萝卜还可以的,蛮新鲜的,就像小时候家里的小胡萝卜,看上去比较好。”

在蔬菜区检测中心里,检测员正在用试剂测试蔬菜的农药残留。平均每天有500多车、3000多吨的入场蔬菜,要在这里进行抽检。凌家塘市场发展有限公司蔬菜区检测中心负责人徐黎明介绍:“这几年的合格率比五、六年前的合格率高了很多,现在基本上合格率可以达到99.9%以上。”

今年以来,钟楼区相继成立7个食药监分局,深入开展食品药品领域的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等工作。11月8日,天宁区食品安全检验中心在青龙街道落成。这一中心投资近一百万元,重点从事致病微生物、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重金属等项目的检测,3小时内应急监测范围可达8大类157项。

天宁区食品安全检验中心工作人员于敏明告诉记者:“包括各种蔬菜或者米面制品都可以拿过来,市民菜样拿过来之后只需要等待半个小时,检测结果都是参考国标。”

中午,位于新北区的常州外国语学校食堂里,学生们正在有序排队打饭,通过现场的两个显示屏,可以看到后厨、原料间、配菜间的运作情况。

为保障学校2400名师生的用餐安全,校方在食堂重点位置设置了8个摄像头,形成“全天候、无死角”的监管模式。

常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沈亚东介绍:“在明厨亮灶视频中可以调出来,口罩每个员工上岗是否都带了,原料取用是否规范,每个环节每个角落我们都可以看出来。”

今年,新北区将“食品药品安全三大体系建设”纳入全区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全市率先建成区级的“食品安全快筛快检中心”。还在食品生产环节实行“黑名单”和“灰名单”制度,建立信用评价体系。

新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路科表示:“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个行业形成企业自律、诚信受到鼓励,失信受到惩处的氛围,让每个经营者形成好的道德良心。”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