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豆粕供需偏弱 后市宜反弹沽空

2017/4/7 17:25:00 来源:粮油市场报

  种植面积及季度库存双双超预期利空,给美豆沉重的打压。国内豆粕紧随其后,清明节开盘后国内豆粕主力1709合约跌至去年11月4日以来的低位2733元/吨,内外价格均较为疲弱。目前饲料企业基本以执行前期合同为主,豆粕现货成交清淡,国内豆粕整体较弱。

  种植面积及季度库存双双超预期利空,给美豆沉重的打压,美豆主力1705合约跌至去年8月4日以来最低位936.4美元/蒲式耳。国内豆粕紧随其后,清明节开盘后国内大连盘豆粕主力1709合约跌至去年11月4日以来的低位2733元/吨,内外价格均较为疲弱。

  美豆种植面积报告利空

  市场一直等待的种植面积报告和季度库存报告,终于在3月31日晚揭开面纱,结果比市场预期更加利空。

  USDA公布截止3月1日库存,美国大豆库存为17.35亿蒲式耳,为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高于去年同期的15.31亿蒲式耳,同比增加13%,同时也高于市场预期的16.84亿蒲式耳。由于季度库存数据偏高,市场预计美国农业部低估了旧作的产量,本次报告对大豆利空。

  USDA公布的种植意向面积报告同样利空。今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为8948.2万英亩,较去年实际面积8343.3万英亩增加近605万英亩,高于市场平均预期的8821.4万英亩。

  主要原因是美国大平原地区、中西部和南部地区的农户纷纷改种大豆,而不是玉米和小麦,因为大豆的种植效益好于玉米和小麦。

  新作主要矛盾是供需宽松

  美豆新作面积上调至8948.2万英亩,如果这个面积成为事实,这将是美豆历史最高种植面积。如果按照49蒲式耳/英亩的单产计算,产量为4348百万蒲式耳,较旧作的产量4307百万蒲式耳增加41百万蒲。由于科技提升,美豆单产近几年一直保持高水平,去年的单产为52.1蒲式耳/英亩,如果今年天气正常,预计大豆单产仍然不会糟糕。从49~52蒲式耳的单产区间,每增加1个蒲式耳的单产,大豆产量增加89百万蒲式耳,因此美豆的产量增量空间为89~267百万蒲式耳。

  目前旧作的结转库存为4.35亿蒲式耳的水平,由于需求增量难以消化供给的增量,因此市场预期在天气正常的情况下,新年度美豆期末库存 至少在5亿蒲式耳以上,期末库存呈现增长的趋势,美豆仍呈现供大于求的状态。再考虑到南美,特别是巴西的产量仍在不断上调,预计后期美豆和国内豆粕的价格压力重重,长期看价格难有好的起色。

  国内豆粕现货成交清淡

  在3月份油厂停机较多的情况下,豆粕库存仍趋增,截至3月26日,国内沿海主要地区油厂豆粕总库存量83.96万吨,较上周的77.41万吨增加6.55万吨,增幅8.46%;较去年同期的77.87万吨增长7.82%。4~6月份大豆到港量庞大,预计较去年同期增加13%,同时市场传言国储陈豆也拍卖在即,后续大豆供应充足。

  而目前国内养殖业仍处于淡季,水产养殖尚未启动。生猪存栏较低以及禽流感的影响,国内的养殖需求暂时没有起来。目前饲料企业入市谨慎,基本以执行前期合同为主,随用随买,近期豆粕现货成交清淡,国内豆粕整体较弱。

  次要矛盾关注反弹题材

  由于4~8月份是美豆的种植和生长期,通常市场会给价格一定的天气升水,价格存在反弹可能。同时目前饲料企业看空预期较浓,豆粕物理库存较低,而南方市场清明节以后水产养殖将逐步启动,市场预计豆粕二季度需求会陆续启动,因为价格有反弹的可能。

  总之,如果天气一切正常,目前美豆新作供需主要矛盾定性为继续宽松,价格重心倾向于在9~10月份收获期继续下一个台阶。而通常4~8月份是国外的种植期和国内的需求旺季,价格存在反弹基础。因此接下来豆粕主次矛盾会交替运行,影响价格走势,长期思路豆粕可以等待反弹沽空对待。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