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东北干旱玉米要种不成了?

2017/5/15 17:14:09 来源:金谷高科

  随着春播季节到来,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情况逐渐引起市场关注。特别是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最大的玉米主产区,东北玉米的播种情况对预判市场走向影响极大。

  据气象数据统计,3月以来辽宁省降水严重不足,全省平均降水量21.7毫米,比多年均值少57.5%。其中,西部地区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均值少82.3%,无有效降雨日已达60余天。截至目前,全省缺墒面积1620.76万亩,旱情主要集中在辽西地区。天气预报显示,未来几天辽宁大部分地区降雨仍旧偏少,行情难以得到有效缓解。此外,吉林西部地区也遭遇不同程度的旱情。当地农民表示,如果一个星期内没有有效降雨,玉米将无法种植。

  近日中国农业部公布5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基于政策、气象等因素的考量,对2017/18年国内的玉米供需状况作出相关预测。报告指出,受干旱影响,东北地区春播进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偏慢1-6个百分点。农业部预测中国玉米播种面积将调减至35840千公顷,比上年度减少920千公顷,减幅为2.5%。

  此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根据全国11万农户种植意向调查显示,2017年全国玉米意向种植面积玉米减少4.0%。另外,根据相关调查,今年东北地区玉米该种现象较为普遍,改种作物以大豆为主,另外包括马铃薯、水稻以及花卉、药材等经济作物。

  从各方面情况来看,今年中国玉米种植面积继续调减1000万亩的目标很有可能超水平完成,但具体能够减少多少难下结论,且市场各方估计差距较大。此外,由于土地生产能力的差异,玉米种植面积减幅也难与产量减幅同步。据中国农业部预测数据,2017/18年度国内玉米总产量减幅为2.9%;库存结余量将减少119万吨。

  由于玉米种植情况需很长时间才能反应到实际供需上,因此目前对现货市场影响不大;而为期货市场炒作提供素材,但因处于临储玉米拍卖期,种植情况对盘面影响也有限。长期来看,因减产及增需的叠加效应,国内玉米价格走势震荡向上概率极大。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