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老年保健品洗脑营销“猫腻儿”多

2017/6/27 14:25:04 来源:沈阳日报

近年,我国保健品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其中,老年人成了保健食品领域最主要的消费人群。不少保健品销售商抓住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以次充好,随意加价,并通过各种途径展开洗脑营销,以致不断有老年受害者深陷其中,市场乱象备受诟病。

两年买了八万元保健品

“护心胶囊”“骆驼奶粉”“不老丹”……家住大东区的侯大爷两年花了近八万元买的保健品几乎堆满了整个家。无论子女咋劝,侯大爷就是听不进去,不仅坚持不间断的买,还天天都在吃。

看着自家父亲对保健品如此痴迷,侯大爷的儿女们无可奈何。“家里不缺钱,也不是反对父亲吃保健品。可关键是父亲买的保健品,不是上门推销的,就是在一些所谓的专家那买的,没一个是通过正规渠道来的。我们怕老爷子上当,更怕他吃出毛病,但他就是不听劝,说我们不关心他的健康。” 侯大爷的儿女颇为无奈。

据侯大爷的儿女介绍,这两年下来,侯大爷和许多保健品公司的销售人员成了“忘年交”,那些销售人员时不时就陪侯大爷唠点家长里短,偶尔还会送些米面直接上门。侯大爷想吃啥样保健品,打个电话对方马上送货到家。“现在我爸特别听那些销售人员的话,只要人家推荐点啥,我爸就买啥,不问价格更不问具体疗效。”

被推销保健品多数无保健价值

记者了解到,保健品销售人员打动老年消费者主要是针对两点:鼓吹保健品能防病,以慰藉老年人对疾病的焦虑;与老人充分沟通交流,帮助老年人纾解孤独感。在一些“会销”场合,一些营销人员如同“儿女般”关心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并加以鼓励。而这些“关怀”就是让老人们慷慨解囊的金钥匙。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多数推销给老年人的保健品,往往是质次价高,甚至大多数都毫无任何保健价值。“一些保健品营销所鼓吹的噱头,其实从日常饮食中完全可以得到补充,毫无进补的必要。”该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国内保健品市场没有明确的行业规范,让一些不良商家钻了空子。“有些保健品公司就是‘挂着羊头卖狗肉’!”记者走访了市内多家正规药房发现,多数上门推销和“免费会诊”中的保健品并未有售。

保健品不是药品 治病还需用药

针对近年来老年保健品市场的不良现象,辽宁省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应提高对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的防范,科学、合理地选择保健食品。

谨防“亲情销售”、“绑架销售”等消费陷阱。尤其是选购保健食品要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志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保健品的相关信息可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

保健品不能宣传具有疾病治疗、预防作用。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治病还需用药,坚持正常、科学的饮食。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 包晗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