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玉米7年来将首次供不应求 今年的收购价格还会一直跌吗

2017/11/15 18:57:00 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

  由于价格回归市场化,深加工产品出口扩大成为我国玉米去库存的新渠道。

  美国农业部10月供需报告指出,2016/17年度中国玉米副产品的出口量已经超过450万吨。据统计,今年1-9月,我国共出口蛋白饲料129.89万吨、玉米深加工食品89.6万吨,再加上饲料添加剂、淀粉等玉米加工产品,折合消耗库存玉米已超过1500万吨。2016年以来,我国玉米深加工产品出口形势好转。以淀粉为例,我国虽然是除美国之外的玉米淀粉的第二产出国,但前些年由于玉米价格昂贵,出口量占比很少,只占到玉米淀粉产量的1%,而10年前,这个比例是12%。2016年由于玉米临储政策的取消,玉米价格的重新市场化,我国玉米的价格逐渐与世界玉米接轨,玉米价格的下跌,使得玉米淀粉加工企业的原料成本大幅下降,玉米淀粉价格与国际相比开始具有竞争力。据海关数据,2015/16和2016/17年度我国玉米淀粉的出口量分别为22万吨和25万吨,与2014/15年度相比,玉米淀粉出口量翻了大概4番。随着玉米价格的回归,玉米深加工产业进一步市场化,产品竞争力将继续回升,依靠出口去库存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1-10月国储玉米拍卖超过5500万吨,但库存仍高达2亿吨。

  今年1-10月,国储玉米共投放超过9000万吨,成交总量超过5500万吨,其中2013年产玉米成交2600万吨,2014年产玉米成交2600万吨,成交均价分为1363元和1514元/吨。总体来看,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有了重大进展,临储玉米去库存成效显著,但库存规模仍然庞大。2013-2016年,国家累计收购的玉米量达到2.5亿吨,今年2013、2014年拍卖成交量超过5000万吨(这两年临储收购总量为1.5亿吨),粗略估算,仍有2亿吨玉米库存有待消化。而且,临储释放出来的玉米转化为市场粮源,对玉米行情也造成利空影响。总体而言,当前我国玉米市场仍处于去库存的“中前期”阶段,大规模的库存始终对价格形成抑制,只有到了去库存的后期,供需格局才真正出现转化。

  2017/18年度玉米供需结余将首度转为负值。

  2016/17年度玉米市场年度已经结束。农业部11月发布的《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报告》显示,2016/17年度中国玉米产量2.20亿吨,比上年度减少508万吨。玉米进口量246万吨,比上年度减少71万吨。国内玉米消费量约2.11亿吨,比上年度增加1663万吨。其中,玉米饲用消费1.33亿吨,比上年度增加1202万吨;玉米工业消费5825万吨,比上年度增加408万吨。年度期末结余变化量1121万吨,比上年度减少2249万吨。本年度国内外玉米价格均在预测区间内。其中,国内产区批发均价每吨1631元,比上年度下降239元,降幅达12.8%;国外玉米到岸税后均价每吨1698元,比上年度提高100元,涨幅为6.3%。总体而言,随着国产玉米价格的进一步市场化,国内外玉米价差已经降至近年低位,价格很接近了。

  2017/18年度中国玉米年度供需结余将出现近7年来的首次由正转负。11月报告预测值与10月一样,2017/18年度中国玉米播种面积35100千公顷,比9月预测数减少396千公顷,主要原因是玉米供给侧结构调整超预期;玉米单产每公顷5986公斤,与上月预测数持平;玉米产量将达到2.10亿吨,比9月调减237万吨;预测消费量2.156亿吨,饲用消费1.35亿吨,食用消费789万吨,种子消费157万吨,与9月保持不变,而玉米工业消费6130万吨,比9月调增105万吨,主要原因是《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印发,未来燃料乙醇生产有望提振玉米工业消费。年度结余变化减少至-431万吨,产需缺口有所扩大。尽管中国玉米产量连续第二年减少,玉米饲用消费稳步增加,玉米工业消费将呈现较高增长态势。但由于国内玉米高库存压力依然存在,玉米拍卖逐步进入常态化,预测中国玉米市场将持续供大于需格局,玉米价格维持上月预测区间不变。

  2017/18年度供需结余首次出现负值,意味着庞大的库存真正有了松动,进入下降的趋势。在国家大力推进玉米终极面积调减的供给侧改革下,产量将继续稳中下降。不过,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农业部最新预测显示,2017/18年度中国玉米单产预计达到创纪录的6.14吨/公顷,比上年增加3%。单产的提升,一是因为种植面积优化调整,把镰刀弯地区调减出来,剩下的都是更加适合种植玉米的地区;二是由于技术的提高。这两点都利于玉米的生产能力的保有,真正达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秋收”期多空力量博弈,玉米后市走势如何?

  当前,新季玉米正处于集中上粮期,新一轮卖粮高峰到来,供应充足,但与此同时,秋粮收购也正式开启,需求增加。往年有托市政策的支撑,收购期意味着行情进入上涨通道,但取消了临储政策之后的秋粮收购,能否带动玉米行情?据了解,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秋粮收购资金贷款2000亿元全部到位。计划收购秋粮2100亿斤,其中玉米和稻谷各1000亿斤,其它秋季粮油品种100亿斤。这也意味着,来自央企的秋粮收购主力即将进入市场,央企将正式兑现“始终在市”。

  11月12日,中储粮公司,正式发布通知,开始收购2017年产玉米,共有16个中储粮直属库安排收购。不过,从中储粮哈尔滨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直属库《玉米收购公告》中看,本次收购安排标准严格、数量少(共63210吨),进度缓慢(每日500吨),若按此计算,16个直属库总共的收购量也不过一百多万吨,规模太小,对市场影响有限。当然,这只是秋粮收购开启第一阶段的试探,后期还将边走边看。

  总体而言,去年玉米临储收购政策取消后,国家收购量从1.25亿吨锐减至3000多万吨,而市场化收购则活跃了很多,逐渐成为主体,总的收购量也接近一亿吨。今年秋粮收购如期而至,格局应该和去年相似。但央企作为收购市场的压舱石,即使规模小了,仍对市场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不可忽略的是,虽然取消了临储收购,但玉米尚未完全市场化,国家去年同时推出了包括深加工补贴、运输补贴等多项政策,以防止玉米价格过度下跌。今年的思路或与去年一致,一旦价格跌到一定程度,国家仍将出手救市。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