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盐城“藏粮于地”充实国家“粮囤子”

2017/11/26 12:21:2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中国江苏网11月26日讯 11月15日,响水县黄圩镇黄南居委会村民顾祝标起了个大早,他要把刚采收的西兰花卖到镇上的加工厂,他说:“我们这里是沙质土,地里长出的西兰花,颜色鲜,个头大,非常抢手!”由于境内大多是盐碱地,黄圩镇曾是全省最后一个吃国家供应粮的地方。如今该镇不仅早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今年还种植西兰花3000多亩,每天装车销往上海、南京、济南等地。

  远不止黄圩,据市农业部门介绍,经过多年的盐土改良,作为江苏省最大的一块耕地,我市1250万亩耕地盐土已全部脱盐,耕地地力总体上升。在10月31日召开的“中国·盐城耕地质量保护研讨会”上,农业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副主任谢建华说,要使“盐城方案”在推动我国耕地质量保护中发挥更好更大作用。

  在滨海盐土改良利用过程中,我市大规模推广盐土改良技术。包括开沟排水,淋盐爽盐;蓄淡养鱼,加速洗盐;引水种稻,洗盐爽碱;种植绿肥,秸秆还田等。每年全市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规模达6万吨以上,逐步降低土壤盐分,提升耕地肥力。

  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工作。全市完成7个国家级、43个省级、86个市级和129个县级耕地质量监测点标准化建设工作,各县(市、区)建成县域耕地资源信息系统,实现动态监测耕地质量。开展对盐土盐分动态变化情况专项监测,为盐土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改良技术的综合应用,我市大批盐渍土实现了脱盐、培肥的目标,盐土与潮土的分布界线比1986年平均向东迁移了6公里。全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提高,平均上升了5.8克/千克,增幅达42.5%,高于全省平均增幅。

  在此基础上,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合国家千亿斤粮食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地改造、土地复垦等涉农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推广联耕联种460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618万亩、比重近50%。

  依托改良成功的1250万亩耕地,我市粮食生产水平实现了历史性的提升。粮食面积、单产、总产同时实现“三增”,成为全国为数不多、全省唯一的百亿斤产粮大市。现在,每年盛产700多万吨粮食和2000多万吨农副产品,连续3年荣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