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玉米涨价被误读,千万别跟风!

2018/3/22 17:42:58 来源: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供需平衡分析

从2017/2018年的玉米供需平衡表上可以看到,近两年面积调减取得较好成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随着春耕临近,我们将进一步关注新季玉米播种情况,在玉米收益较高而大豆收益一般的情况下,今年玉米种植面积可能出现小幅回调。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曾表示,从2013年到2016年这4年,进口的玉米替代品(高粱、大麦、玉米酒糟和木薯等)多达1亿吨,这些替代品的进口导致“国货入库、洋货入市”,直接后果是国内政策性玉米库存越来越庞大。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不到一年时间,玉米价格每吨涨了200元,平均0.1元,这对于农民而言确实是不小的收益。但这一轮价格上涨区别于政策驱动下的价格刚性上涨,并不代表国内玉米库存已有所好转。这轮上涨,除了冬季降雪天气影响交通、随着余粮减少种植户和粮商集体看涨氛围加重等常规因素外,更与近来中国对进口玉米替代品——干玉米酒糟(DDGS)、高粱的“双反”政策有关。去年,中国对美国进口谷物品种DDGS作出反倾销裁决,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DDGS征收反倾销税及反补贴税。“双反”,不但对国内种植高粱的农民起到保护作用,更被解读为对玉米市场去库存、提振国内玉米价格的重大利好。

但这些利好因素并没有改变国内大量玉米库存仍未被消耗的现实。自临储库存玉米拍卖以来,全国累计成交5873万吨,目前仍有约1.8万吨玉米库存。因此,总的来看,玉米市场的供求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临储库还有很多玉米没有消化。如果盲目扩种,风险很大。

农产品市场存在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其中就包括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一旦市场达到饱和,风险就比较大。种植户要在把握市场动向的同时,还要看政府的导向,跟着政府的路线走,不要看价格稍有抬头,就盲目扩种,以免造成损失。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