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红牛中国面临生死劫 国内功能饮料市场竞争白热化

2018/10/16 17:44:48 来源:新快报 刘韵

红牛饮料自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深受大众喜爱,逐步发展成中国饮料行业的领军品牌。但近期,红牛也身陷“商标之争”。此前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息显示,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简称“红牛中国”)1998年9月30日在北京注册,营业期限于2018年9月29日到期。因此外界纷纷猜测红牛中国或将无法继续经营。

9月29日当天,红牛中国就经营期限问题在官网发布声明表示“公司经营期限为五十年”。对此,泰国红牛却坚称红牛中国经营期已满,将在中国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双方矛盾的激化无疑对品牌的经营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包括伊利在内的功能饮料入局者在不断寻求上位机会。

A

盟友反目 双方各执一词

当年将泰国红牛带入中国并将其做成行业龙头老大的正是华彬集团,今年4月,华彬集团首次披露了20多年来红牛中国的销售数据:产品累计产量超800万吨,累计销售额1453亿元,上交税金总额210亿元。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胡润百富中国富豪榜单中,食品行业共有11位富豪上榜,华彬集团的董事长严彬以780亿元的身价排名第23位。尽管红牛深陷泥沼,但得益于主品牌战马能量型维生素饮料的推出,这位“中国饮料之父”的身价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针对有关经营期限已满的问题,红牛中国表示,工商登记的营业期限为20年,系为满足公司设立时的相关外资注册审批对登记年限的特别要求,不代表经营期限也仅为20年。红牛中国称,依据各合营各方早已形成的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其经营期限为50年,在该期限内,红牛中国是唯一有权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红牛饮料产品的公司。同时,红牛中国称,已依法向相关主管部门递交了营业期限延长申请,营业期限的延长正在办理过程中。

而红牛中国“各合营方”中合计持股达95%的红牛维他命饮料(泰国)有限公司(简称“红牛泰国”)和英特生物制药控股有限公司却在联合声明中指出,红牛中国经营期限为业已届满,各方股东从未达成任何关于延长红牛中国经营期限的协议,并认为红牛中国应当立即清算,并停止与清算无关的一切经营行为。9月30日,红牛中国的运营方华彬集团就红牛泰国的“清算”一说发声,称泰国天丝有关清算红牛的说法并未得到红牛泰国股东会批准,不能单方面代表红牛泰国的意愿。

B

竞争加剧 各方虎视眈眈

作为中国饮料市场的领军品牌,红牛的每一个动作不仅关系到自身,还牵扯到整个行业的发展局势。据尼尔森零售的监测数据显示,红牛在功能饮料品类的市场份额从2016年的63%下降至2017年的58%。2015年-2017年红牛中国的销售额分别为230.4亿元、210亿元和196亿元,同比增长15%、-7%和-19%。预计2018年,销售额还会持续降低。在红牛深陷混乱之际,其最大的两个竞争对手——东鹏特饮和乐虎纷纷做出“调价”举措。东鹏特饮的罐装饮料从5元降至3.5元。达利食品集团恰恰相反,自8月起,其对旗下380ml×15乐虎的出厂价及各渠道价格进行上调,称此举是受到上游原辅材料及运输费用大幅上涨因素的影响。

乳业“老大哥”伊利也对功能饮料市场虎视眈眈,推出主打缓解疲劳、补充能量的“焕醒源”系列功能饮料。虽然伊利布局运动饮料有渠道优势,但在市场占有率方面,除了上文提到的几家,魔爪、尖叫等品牌也不容小觑,因此留给伊利的空间不大。

当下,90后、00后成为主要消费群体,此类人群熬夜的生活习惯使功能饮料的需求愈发旺盛,这片蓝海市场引人遐想。但记者在天河区走访了几家大型超市发现,功能饮料的货架上仍以金罐红牛为主。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金罐红牛的销售额始终领先于同类产品,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位顾客,都表示对红牛的诉讼官司并不知情,并表示,商标之争不会影响他们继续购买红牛的产品。

由于红牛中国的经营与否还牵扯到数万员工的就业问题,因此,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认为,红牛中国不会轻易停业。尽管红牛的市场份额相比之前有所降低,但未来功能饮料的市场格局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红牛依旧稳占第一梯队,但第二梯队与第三梯队的竞争则会相当激烈。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