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加强赤潮灾害防范 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2019/6/10 15:52:30 来源:经济日报 李文平

  近段时期,福建省部分近岸海域发生赤潮灾害,省海洋与渔业局按照《福建省赤潮灾害应急预案》要求,加强预警监测,加密巡查监视,继续组织监测机构加强对水产品,特别是滤食性养殖贝类的赤潮毒素检测,一旦发现贝类毒素超出限量,及时提请当地政府发布禁止采捕、销售水产品的通告,并配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做好受赤潮影响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严防受赤潮毒素污染的水产品流通入市。

  那么造成这一次养殖渔业经济损失的赤潮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来防范?

  赤潮(Red Tide)是一种自然现象,和地震、台风一样,是一种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灾害,近5年,福建省发现赤潮32起,年均6.4起,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赤潮生物是赤潮产生的内因,适宜条件下赤潮生物的生长快,呈指数型暴发性增长,迅速形成赤潮。从外因来看,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大量陆源污染物被雨水冲刷汇入江河,最终进入近岸海域和主要海湾,引起富营养化,为赤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基础;温度、盐度等理化因子的变化,某些促进赤潮生物生长的微量有机物质和微量金属元素的存在,以及天气的突然变化都是诱发赤潮的重要原因。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不以人类意志转移,赤潮灾害源头治理可以从控制污染物排放着手。

海螺

(图片与文章无关)

  赤潮对养殖生产和水产品食用安全的影响主要由三个方面:一是赤潮破坏酸碱平衡,引起水体恶化,破坏养殖生态环境;二是赤潮生物堵塞海洋生物呼吸器官,导致海洋生物窒息死亡;部分有毒赤潮生物产生的毒素可引起养殖生物死亡;三是有毒赤潮生物毒素通过食物链传递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

  事实上,早就2006年,福建省就制定了《福建省赤潮灾害应急预案》,逐步构建了以省、市两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和海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为骨干,科研院所和高校为支撑的赤潮灾害监视监测网,共同开展全省赤潮灾害监测工作。赤潮期间,重点监测水质要素、赤潮生物种类密度及水产品赤潮毒素等。一旦发现水产品中赤潮毒素超标,立即启动水产品质量安全跟踪监测,直至连续2周赤潮毒素含量达到安全限量标准为止。(辜英 李文平)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