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洋快餐不该钻“违法成本低”的空子

2013/7/22 9:59:40 来源:华商报

  近日有记者对北京崇文门肯德基、真功夫和麦当劳三家快餐厅的可食用冰块进行抽样检测,发现肯德基和真功夫的冰块菌落数远高于国标和马桶水,麦当劳的情况稍好,高于国标但低于马桶水。

  有业内人士分析,冰块菌落数超标,可能与制冰机清洗频率不够有关,这个在业内不算什么大新闻,家用饮水机、热水壶如果不经常清洗,也会出现菌落超标的情况。当然,出了问题就是出了问题,找借口推脱责任是没有意义的,毕竟菌落超标确实关切消费者的健康问题。事实上,这位扎根中国多年的“美国大爷”,应对舆论早已轻车熟路,“道歉”几乎成为其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这次亦不例外,央视曝光的消息一经传出,肯德基方面就已率先在官博上给出了“道歉”。

  区区一百字的道歉,网友当然不满意,毕竟这“马桶水”已经喝到肚子里,难道还能吐出来?有人说,如果这事在美国,肯德基恐怕要面临巨额的行政罚款以及漫长的官司缠身,明知我们这里违法成本低,随便道个歉可能就算是“处罚”,还装模作样地道歉,算有什么诚意?

  这事儿倒让我想起另一个行当的洋品牌,我们经常在新闻里看到,日本和德国的汽车企业,常常因为一些个案性事件,不惜付出巨大成本在华召回产品,这一举措给跨国汽车企业的形象加了不少分。相比之下,同是洋品牌的洋快餐们都做了些什么呢?当然,“马桶水”和“速生鸡”吃到肚子里就是排泄物,将其召回已经没有意义,但给予消费者适当的赔偿或者让利措施,却是有必要的,这不仅是正当的诉求,也是跨国公司必要的企业形象。

  中国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乱象,究其根源是违法成本太低,这是中国食品行业监管的最大尴尬。更尴尬的是,洋快餐因为有着相对成熟、透明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这在一片狼藉的中国餐饮行业中,仍然极具稀缺效应,公众往往只能次中选优、抱残守缺,洋快餐也没有因为负面新闻频出而受到较大影响。但对引领行业发展与变革的洋快餐而言,实在不该去钻这个空子。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