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广东通报新一期抽检结果 微生物不达标占主因

2017/8/31 17:03:22 来源:食品伙伴网

据广东省食药监局通报,在近期对全省范围内生产经营的4大类食品进行的抽检中,有17批次样品检出不合格,其中有9批次是因为微生物不达标。

据悉,不合格的17批次样品包括饮料9批次;糖果制品2批次;酒类3批次;水果制品3批次。其中,饮料、糖果及水果制品中均检出微生物不达标产品,以饮料中最多。

根据不合格名单显示,9批次不合格饮料中有4批次检出菌落总数超标;3批次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主要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易在潮湿的环境存活,对消毒剂、紫外线等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于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存在健康风险。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超标可能是生产过程中卫生控制不严格,如从业人员未经消毒的手直接与水体或容器内壁接触;或者是包装材料清洗消毒不当所致。

糖果制品中由汕头市龙湖区新美糖果厂生产的新美香芋味糖检出大肠菌群超标。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大肠菌群超标可能由于产品的加工原料、包装材料受污染,或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工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而导致。

水果制品中由佛山市顺德区顺泰行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绿提检出霉菌超标。

霉菌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真菌,食品中霉菌超标原因可能是加工用原料受霉菌污染,或者是产品存储、运输条件控制不当导致流通环节抽取的样品被霉菌污染。霉菌污染可使食品腐败变质,破坏食品的色、香、味,降低食品的食用价值。

另外,还有8批次不合格食品与微生物无关,而是涉及酒精度、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甜蜜素、溴酸盐等。

广东省食药监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应当在正规可靠渠道购买所需食品并保存相应购物凭证,要看清外包装上的相关标识,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和地址、成分或配料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标识是否齐全;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产品,不要购买超过保质期的产品;不要购买公布的不合格产品。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