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行业研究 > 应用技术 > 正文

食用安全仍然存有隐忧 购买酱油醋市民需留意

2006/5/26 14:29:00 来源:网友

酱油和醋,每个人、每个家庭每天都会食用,可是您注意到它们的食用安全吗?我市政协委员对此予以关注,他们昨日经过调查发现:市场上的酱醋食用安全仍有隐忧,特别是农村地区消费酱醋更令人担心。委员们呼吁:切实关注酱醋等调味品的行业发展和安全生产,将酱醋等纳入“食品放心工程”监管范围。
  九成瓶装酱醋为外埠产品

  现在无论您走进哪个超市,各种酱油和醋琳琅满目,生抽、老抽、陈醋、米醋等应有尽有,其中大多属于外埠产品。据调查,目前我市酿造调味品行业约150个厂家,其中26家酱油和39家食醋企业获得市场准入,还有近百家属于小企业、小作坊。现在西安市场年供应酱油、食醋量各5000吨,本地厂家产量不足1万吨,市场上90%瓶装、50%袋装和散装酱醋为外地产品。在全国调味品50强企业中,我市企业榜上无名。以市场为例,广州海天牌酱油年产量40万吨,年销售收入17.7亿元,而我市所有企业生产酱油年销售收入仅为500万元。我市调味品生产行业日渐萎缩,已经引起业界和社会注意。

  酱醋食用安全仍有隐忧

  我市市场酱醋卫生状况如何?来自市政协的调查认为:我市酱醋总体市场态势是室内超市、大商店内基本合格,可以放心购买。城市农贸市场廉价劣质和合格产品各占其半,广大农村地区仍普遍食用小作坊生产的每公斤4角钱的酱油和醋,消费安全令人担忧。

  来自市质监局的信息表明,实行市场准入后,我市酱油、醋合格率由原来的70%分别上升到83.7%和91.4%。目前酱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氨基酸态氮和微生物不合格,食醋的主要问题是总酸和微生物不合格,这是由于小企业、小作坊的发酵和杀菌设备、设施、工艺简陋以及发酵时间短或原料低劣所造成,而我市酱油、食醋生产加工企业95%以上是小企业、小作坊,成为市场酱醋食用安全的主要隐患。

  打造西安酱醋生产“主力军”

  有关人士指出,虽然现在市场活跃,物畅其流,但酱醋等调味品关系到群众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也关系到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因此西安仍然需要做大做强地方调味品产业,打造生产“主力军”,从而为市民稳定安全消费提供保证。目前我市已实行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同时全国调味品协会发出倡议,要求逐步取消1.5元/500毫升以下的袋装酱醋和2元/500毫升以下的瓶装酱醋,与此同时,国家卫生部实施以铁强化酱油为主的“补铁工程”,涉及全国14个省市,今年将在我市试点推行。这些都为我市发展调味品产业、扶持龙头企业、促进企业技术更新和打造品牌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把酱醋纳入“食品放心工程”范围

  委员们建议:将酱醋等调味品纳入全市“食品放心工程”范围,组建调味品市场联合整治机构,整顿规范调味品市场,尤其是加大对郊县和城乡接合部酱醋生产小作坊的整顿力度,定期公布合格和不合格检查结果,对外地调味品进入我市销售实行严格准入制度;通过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大力扶持我市酱醋重点生产建设项目,彻底扭转我市酱醋行业小、散、乱、弱现状;组建调味品行业协会,研究我市酱醋产业发展问题,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制定西安酱醋产业五年发展规划,建立调味品产业发展壮大机制。记者张琦

链接

  发现问题酱油醋可举报

  记者昨日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获悉,今年我市将全面加强对全市酱油、食醋等调味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包括构建立体式打假网络,整顿和规范调味品生产行为,确保酱醋食用安全。市民发现可能有问题的酱油醋,可拨打“12365”质量技术监督特服电话进行投诉举报。

  市质监局决定: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制度,从源头把好食品质量安全关;加强管理和抽查,对于包括酱油、食醋在内的食品质量安全实行动态监管,定期向社会公布检验结果;构建立体式打假网络,严厉打击劣质酱油、食醋的黑窝点,完善区域打假执法责任制,居委会乃至居民社区都是打假责任单位;实施专项整治,对小作坊进行拉网式排查,有条件改造的帮助其升级申请准入,对相对集中连片生产的小企业试行联营联办等方法疏导升级。在社区中开展“质量进社区,服务千万家”活动,及时将抽查不合格的酱油、食醋等食品在媒体上曝光。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