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食品百科 > 水产品 > 正文

香鱼

2006/12/28 13:32:00 来源:网友

  香鱼(piecoglossus altivelis T. et s ), 又名鲇鱼,油香鱼。属鲑形目香鱼科。体形细长,口大,下位。体被有细小鳞片,侧线鳞140以上。各鳍无硬刺,背鳍后有一小脂鳍。鲜活时各鳍淡黄色,腹鳍的上方有一黄色斑。香鱼在我国从辽宁一直到福建沿海都有生产; 日本和朝鲜亦盛产。香鱼属中小型鱼类,因其肉味鲜美且具特殊风味,所以驰名中外。产品常用火焙干,其色香味具佳;但产量有限,尤其是近十多年以来由于天然资源受到严重影响,香鱼产量远远不能供求。日本早以从事人工饲养,其生产量在本国淡水鱼总产量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要想成功地养好一条鱼,就必须对这种鱼有所了解;而对这条鱼要有所熟悉的了解,首先要对这种鱼的生物学特征有所深刻的理解。是面就比较系统地介绍一下香鱼的生物学特征。

  一、栖息

  香鱼属亚冷水性鱼类,喜栖于水质清新,水流湍急,水温偏低,河底多石砾的中型通海河流中。秋季产卵化后,幼鱼很快溯河至海中越冬。春天水温12℃左右开始溯河肥育,肥育场在中上游(个别可以上溯至河源),繁殖时再到达中下游产卵场。

  二、食性

  香鱼一般白天摄食,夜间摄食很少或不摄食,其食性转化可分为3个阶段。以浙江凫溪香鱼为例,开口摄食后至体长45 mm的鱼完成摄食浮游动物,依次为桡足类卵,轮虫,桡足类;体长45-70 mm鱼几乎全食浮游植物,主要为附生于河底石砾上的“石花”,种类组成依次为硅藻,蓝藻及绿藻。接近于成体的香鱼,食性依环境,食物丰度及其可得性而改变。日本有人发现,洪水过后河底缺少“石花”时,大香鱼也摄食水生昆虫。陆封香鱼的食性与洄游香鱼基本一致。

  三、生长

  1、年龄:香鱼为1年生鱼类。秋季产卵后亲鱼即死亡。洄游型香鱼中也偶见2龄鱼,主要是出生较晚而当年又未达性成熟的鱼。
  2、体长,体重与生长:初孵出的仔鱼全长依亲鱼不同而有差异,浙江凫溪的6.0-6.5 mm;日本的5.0-7.0 mm。
  春季溯河香鱼的体长40-80 mm,以50-70 mm居多,体重以3-5 g居多。先期上溯的鱼个体较大且整齐,后期个体较小且参差不齐。溯河后的香鱼体长、体重增长迅速,至繁殖前达到高峰。香鱼最大体重可达500 g。性成熟个体差异很大,陆封香鱼的体长、体重胆显小型化,其卵和仔鱼也是如此。

  四、繁殖

  香鱼一年达性成熟,多次产卵。产卵时期北方多集中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渐江报导多集中在10-11月。产卵时间从傍晚到天明,其中以傍晚最盛。怀卵量一般为2-4万粒,卵为沉性且有较强的粘性附着膜,内富含油球。其产卵场的要求是水质澄清,底质为砂砾水流较急的地区。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