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产业经济 > 饮料行业 > 正文

燕京 康师傅谁能拯救酸梅汤(2)

2008/7/15 9:50:00 来源:网友

    康师傅酸梅汤的特点则在于渠道优势明显但产品内涵缺乏。康师傅酸梅汤的广告语为“正宗味,沁心凉”,勉强提出“正宗味”却没有给消费者一个可以信服的支持。而长期以来康师傅主要精力放在了茶饮料方面,不难看出康师傅酸梅汤目前只是利用其强大的渠道优势在自然销售,并无意在酸梅汤品类中大动干戈。

  相比而言,北京燕京啤酒(17.06,0.06,0.35%,吧)集团旗下燕京饮料公司2007年6月隆重上市的“九龙斋酸梅汤”处境较好一些。首先在品牌上“九龙斋”的传统色彩不亚于“信远斋”,而依托燕京其强大的销售渠道,九龙斋铺货俨然不成问题。

  但九龙斋存在的问题也不容乐观,最主要的矛盾体现在品牌诉求上。九龙斋从前期的“酸一点”到现在的“解油腻,喝九龙斋”,定位始终不清晰。而营销方面的“大肆砸钱”也使得其2008年以来产品的零售价格不断抬高,这给市场的推广无疑带来了困难。

  此外,对于一些后来介入的二三线厂商,如正广和、天津大亨等,面临的问题则更为复杂。长远看来,尚不会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效应。

  特劳特打造“北方王老吉”

  同为历史悠久的传统饮品、同样具有浓郁的药食同源的功能属性,在2007年日益兴盛的酸梅汤市场中,谁将成为“北方的王老吉”?

  目前定论为时尚早,但以各自的竞争态势来看,燕京九龙斋或更具竞争力。

  作为中国大型啤酒企业中惟一没有外资参股的企业,燕京啤酒集团于2007年末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特劳特(中国)。后者在中国饮料市场上曾成功运作包括王老吉在内的一系列饮料品牌的经典案例。

  特劳特从2002年起帮助饮料企业王老吉改变产品定位和销售渠道,再根据竞争环境对王老吉品牌进行相应的调整后,王老吉罐装凉茶的销售额呈直线上升之势。2002年至2005年的年销售额分别为1.8亿元、6亿元、15亿元和25亿元,2006年的销售额更是超过了35亿元。

  “王老吉的走红让燕京饮料‘大受刺激’。在燕京饮料的产品系列中,九龙斋无疑最具备成为这样一个明星饮品的潜质。”王利锋曾在2007年末参与了研究九龙斋的营销策划,他回忆说。

  与集团日渐成熟的啤酒业务相比,燕京啤酒的饮料业务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也正因为如此,燕京希望通过战略投资者的介入来将饮料行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招商证券快消品分析师胡亚丽表示,燕京饮料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可进一步挖掘其在饮料行业的潜力,并极有可能在未来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事实上,早在特劳特资本介入燕京饮料之前,特劳特就曾为燕京饮料提供智力支持。”王利锋透露。

  王利锋认为,从九龙斋酸梅汤前期“酸一点”的品牌诉求,到后期“解油腻”的广告宣传,可以看出特劳特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据王利锋介绍,在燕京饮料内部,对于九龙斋究竟如何定位一直存在较大争议。这也是为什么九龙斋前后品牌诉求做了如此大调整的原因。“目前看来,特劳特已经正式介入了燕京九龙斋的宣传。”

  “不能说现在的定位十全十美,但是只要燕京解决了这个问题,不出3年九龙斋完全可以成为下一个‘王老吉’。”他预测。

  当然,威胁将随时不期而至。另一饮料巨头康师傅没有做大,主要在于其之前对于酸梅汤饮品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康师傅“醒过神来”奋起直追,依托强大的品牌和渠道优势,将很有可能扭转竞争态势。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