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质量管理 > 质量管理相关 > 食品安全 > 正文

关于印发向欣同志在全国商务系统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上讲的通知话

2010/4/20 14:39:00 来源:网友

    商务部畜禽屠宰管理办公室关于印发向欣同志在全国商务系统食品安全暨屠宰行业管理工作会议上讲的通知话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

    2009年4月1日-2日,商务部在哈尔滨召开全国商务系统食品安全暨屠宰行业管理工作会议,全面研究部署2010年商务系统食品安全和生猪屠宰管理工作。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同志到会并做重要讲话(由商务部办公厅另行印发),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司长、畜禽屠宰管理办公室主任向欣同志作了工作报告。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六日

    全面落实《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

    促进生猪屠宰行业健康发展

    同志们:

    我们这次会议主要是全面部署2010年商务系统食品安全和生猪屠宰管理工作,研究贯彻落实《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的工作措施。上午,姜增伟副部长代表部党组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2009年工作,分析了商务系统食品安全和生猪屠宰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2010年工作目标和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下面,我代表商务部畜禽屠宰管理办公室就全国生猪屠宰行业管理工作报告如下:

    一、2009年全国生猪屠宰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

    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生猪屠宰管理工作转交市场秩序司负责。一年来,在商务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委和各地方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各级商务主管部门的同志们紧密围绕保障肉品卫生和质量安全重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加强生猪屠宰行业监管,取得了积极的成绩。

    (一)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充实完善。

    2009年,商务部按照《条例》的要求出台了《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以下简称《纲要》)。这部《纲要》对今后屠宰行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起草了《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办法》,修订了《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资质等级要求》,正在抓紧推动出台。另外,我们已经推动出台了《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等一系列国家或行业标准,对促进行业标准化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法规制度不断完善,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10个省出台了条例,26个省制定了地方政府规章,推动全国畜禽屠宰管理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其中,陕西省出台《牲畜屠宰管理条例》,为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的审批和管理提供了法规依据;黑龙江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明确了屠宰监管经费来源等问题。截至2009年8月,共有16个省(区、市)印发了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定点设置规划,为调整行业布局和结构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行业监管成效显著。

    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加强监管能力建设,狠抓日常监管,肉品质量安全状况进一步改善。一是执法能力不断加强,截至2009年底,全国已有80%的市、县成立了专(兼)职屠宰执法队伍。商务部在全国242个市、县开展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和12312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试点,有效强化了生猪屠宰监管力量,丰富了执法手段,提升了监管效能。二是监管制度不断完善。大连、宁波等地着力构建猪肉质量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建立了完善的信息报送、台账管理、不合格肉品召回、无害化处理等制度;北京、青岛、厦门等地建立了生猪定点屠宰厂瘦肉精自检和定期报告制度;河北、陕西等地实行驻厂监督、远程监控等监管方式,有效规范了企业经营行为;河北、新疆兵团等地积极探索联合执法、区域协作执法等机制,有效加强了部门和地区间的配合。三是专项整治成效明显。2009年,各地商务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食品安全整顿总体工作方案》要求和商务部统一部署,先后开展了打击私屠滥宰、制售注水肉、打击滥用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全国累计出动屠宰执法人员80余万人次,取缔私屠滥宰窝点和不合格定点屠宰场点2500余个,没收私宰肉、注水肉和病害肉163万公斤,有效净化了肉品市场秩序。四是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商务部组织开展了《条例》的实施一周年宣传活动,印制了“肉品科学消费”宣传画;配合《食品安全法》和《条例》的宣传,全国累计印发宣传册200余万份,媒体宣传报道近1800次,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95期,近8000名行业管理人员、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及检验人员接受了培训,《食品安全法》、《条例》广为人知、深入人心。

    (三)屠宰行业取得较快发展。

    2009年,全国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达到3.16亿头,比上年增加12.8%,其中规模以上屠宰企业屠宰量达2.1亿头,较上年增加11%,规模化程度提升明显。各地商务主管部门通过支持企业升级改造、兼并整合等方式,有效推动了生猪屠宰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陕西、广东、广西等地分别投入2000万、5000万、645万元财政资金对企业技术改造进行支持,有效提升了企业技术水平;安徽省积极推动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换证工作,通过换证关闭了269家未达标企业,淘汰率达到17%。

    (四)“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

    2009年商务部、财政部在北京、上海、山东、广州等10个省、市开展了“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安排3亿元资金用于试点地区屠宰监管技术系统、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和大型企业冷链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一是提升了企业冷链管理水平,30余家冷链建设项目承担企业累计投资近14亿元,新增冷库面积10万平米,购置冷藏运输车1000余台,新设品牌肉专卖店(柜)5000余家,试点地区冷鲜肉市场份额提升明显。二是提升了屠宰监管能力。上海、青岛等地通过远程监管和可追溯系统的使用,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出现肉品质量安全事故后迅速查明原因,追究责任,此举受到老百姓的好评。未列入试点的地区也积极参与“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广西自治区实施“八桂千乡放心肉”工程,宁波、秦皇岛等市积极建设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放心肉”服务体系影响日益扩大。

    二、屠宰行业管理工作面临新形势

    2009年生猪屠宰行业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面临不少问题。一是行业的整体水平仍然比较低,生猪屠宰企业多、小、乱、差的局面依旧没有根本改观,恶性竞争严重。据调查,全国2.1万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中,小型屠宰场点9154个,占比44%;从机械化程度来看,完全实现机械化屠宰的企业仅占10%,相当一部分企业仍沿用手工屠宰模式,给肉品卫生和质量安全造成较大隐患。同时由于把关不严、流通秩序不规范、产品同质化严重等原因,屠宰行业“小挤大”问题十分突出,严重阻碍了屠宰行业现代化转型。二是管理基础仍然薄弱,大部分地区执法队伍编制、机构和经费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全国屠宰执法人员中具有行政编制的仅占20.6%,事业编制和临时聘用人员分别占执法人员总数的41.2%和38.2%,执法主体资格不合法的问题仍然制约着监管工作的开展;由于监管手段缺乏,监管职责得不到有效落实,制售注水肉、病死病害肉等违法事件时有发生,甚至一些大型企业也出现违法经营的问题。但是,我国生猪养殖方式、交通运输方式、居民消费习惯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压力也相应增大,使得加快屠宰行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化转型任务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重要。

    我们还应当看到,生猪屠宰管理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目标和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讲话,为加快推进生猪屠宰行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指明了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调结构、保民生、促消费的方针为我们抓好生猪屠宰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去年底国家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食品安全工作被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按照食安委的要求,商务部成立了部食品安全领导小组,上午姜部长就商务领域食品安全工作任务做出指示和要求。在新形势下,我们从事屠宰管理的同志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领导的讲话精神,对食品安全和“放心肉”工作要有更加清醒的认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把食品安全和“放心肉”工作抓紧抓好。

    三、贯彻落实《纲要》是做好生猪屠宰行业管理工作的核心

    针对上述问题和面临的形势,经过个方面的努力,我们推动出台了《纲要》。这部《纲要》在指导地方制定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规划,优化行业布局,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此,我着重谈谈《纲要》的几项重点内容。

    (一)关于《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在指导思想上,强调以人为本,推动屠宰行业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定点屠宰企业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提升猪肉产品卫生和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对规模化养殖的带动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优质猪肉产品的消费需求。

    总体目标是通过实施规划纲要,全国逐步形成以跨区域流通的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为主体,区域性肉品加工企业发挥重要配送功能,以供应本地市场的定点屠宰企业为补充,梯次配置、布局合理、有序流通的产业布局,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肉”。

    (二)强调调整优化行业布局,大力淘汰落后产能。

    《纲要》对调整优化行业布局、淘汰落后产能加以重点关注:

    第一,对各地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规划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