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产业经济 > 酒品行业 > 正文

啤酒巨头缘何攻不下北京市场?(4)

2010/6/8 9:59:00 来源:网友

    孰是孰非仍难有定论,但事实是雪花的北京市场计划受阻。那么雪花在北京的市场份额能达到多少呢?雪花相关负责人讳莫如深,表示无法提供数据。苏赛特研究员屈敬满曾发文提到,燕京、青岛、雪花三个品牌合计占据着北京94%的市场份额,随后又提到按销售额来算的话,燕京啤酒的份额不超过70%,而青岛啤酒约占15%,虽然没有直接提及雪花啤酒的份额,但是算来雪花在北京市场的份额不会超过9%。

  青岛和雪花作为国内啤酒最为强势的企业,但还是难敌“地头蛇”。虽然都取得了北京市场的一定份额,但是二者加起来也难以撼动燕京的地位。

  外资品牌规避冲突

  巨大的啤酒消费市场近来也成为国外啤酒巨头抢占的目标。人口众多、消费水平高的北京本是众啤酒品牌争相抢占的沃土,但是全球占有很高市场份额的百威、嘉士伯、喜力等外来品牌虽然在中国全国范围内表现活跃,在北京市场多年来却不温不火,合计占据着北京市场10%的份额。

  百威作为全球第二大啤酒制造商,以翻江倒海之势进入中国。先是入股青岛啤酒,再是收购哈尔滨啤酒,接着在武汉建厂,大有全面抢占中国市场的架势。2008年,百威成为北京奥运会赞助商,但更多地还是选择在北京高端啤酒市场发力,避开了与燕京啤酒的正面交锋。

  相比之下,嘉士伯和喜力则显得更为低调。他们自进入中国起就避重就轻地选择布局西部和南部,赢得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北京市场也只是占据着高端啤酒的部分市场份额。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程虹教授表示,消费者对啤酒的生产日期很敏感,希望能及时喝到新鲜的啤酒;同时啤酒销售人员投放产品后还要及时回收啤酒瓶,既要送得快,也要收得快。这些使得啤酒厂商想要占领某地市场,最现实的途径就是在当地设厂。嘉士伯和喜力的工作人员分别向记者表示,产品都是由外地运入北京的,在北京当地并没有生产基地,也无在北京建厂的计划。同时也委婉地表示不方便提供各种数据。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