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产业经济 > 乳制品行业 > 正文

乳业暗战 渠道下沉成乳企选择(5)

2010/6/17 8:57:00 来源:网友

    6月8日,江西每伴食品有限公司营销主管解观胜表示,虽然国产奶粉品牌在一线市场并不占据优势,但二三线市场中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这与他们的经销模式有很大关系。

  此前解观胜曾在施恩婴幼儿营养品有限公司负责江西市场,他对国产品牌奶粉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经历了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很多企业都瞄准了三鹿‘腾’出来的市场空间,纷纷欲抢占这一块很大的市场份额。从去年来看,外资奶粉在婴幼市场占到了近55%的份额,比内资稍高,但在一线及部分二线市场外资奶粉与国产品牌的差距非常大,通常是国产品牌的10倍,这就使得国产奶粉品牌在二线以下的三线、甚至是农村市场有了发展的空间。”解观胜说。

  他认为,中国真正的市场是在地级、乡镇和农村,而不仅仅是一线城市,而外资奶粉品牌自身的经销模式不适合做长线市场。因为较低的毛利不足以支撑他们把营销渠道下沉到三线市场,这就为国产奶粉品牌发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此外他还认为,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外资奶粉的运作模式基本是总经销制,即在一个城市寻找一个总代理,由其来供应终端的模式。由于其成本比较高,利润空间比较透明,很难再发展二、三级经销商把渠道沉到更为广阔的农村市场。

  “如果要把市场运作到地级、县级和农村市场,就需要长渠道的运作模式,通过二、三级代理商完成市场的运作,但这需要有足够的利润空间,这也是洋奶粉涨价的真正原因。而国产奶粉完全可以做到长渠道运作,原因是国产奶粉的利润空间比较大,能够支撑长渠道的运作。”解观胜表示。

  据悉,中国第一个渠道下沉的企业,伊利集团从2006年就开始运作渠道下沉工作,全面推行“织网计划”,其基地很多建在地级市,如湖北黄岗、河南平顶山、辽宁阜新等。织网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对每个市场进行精耕细作,实现生产、销售、市场一体化运作。

  最后,解观胜表示,地、县级和农村市场非常适合国产奶粉品牌的发展,除了长渠道的运作模式之外,国产知名品牌在农村市场已经被接受,一些杂牌军的奶粉不再被消费者青睐。而伊利、蒙牛等品牌经过发展也已经在这些市场有较高的知名度,被消费者接受的程度比较高。而最为关键的是,这些市场的人口占到80%以上,加上出生率的增加,其市场空间非常大。

(中国投资咨询网)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