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产业经济 > 酒品行业 > 正文

名酒的迷失(8)

2010/8/5 13:20:00 来源:网友

    没有了结的小结

    资料显示:2008年,就传统的白酒名牌来说,最具亮点的非“茅台”、“泸州老窖”和“洋河”莫属。这不仅仅因为这三家名牌企业增幅最大——“茅台”提前2年实现突破100亿销售大关、“泸州老窖”突破50个亿(顺增20亿)、“洋河”37.4亿(顺增14亿),更因为这三家企业的超速度发展,已经改写了强势名酒品牌前几名的传统排序。如原来的“五茅剑”排序,在2007年已悄然换成“五茅泸”。“洋河”也以37.4亿的销售规模大步前移,排序行业第四。这种排序变化的突然到来,会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偶然还是必然?随着“国窖8226、1573”在高端占位持续强势升高的同时,“泸州老窖系”的大面积上量的积淀,能够持续稳居第三的“泸州老窖”会不会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发生质变?而“洋河”的快速崛起,将会怎样改变“白酒江湖”?

    从这些数据推论来看,老名酒行业资源的高度整合与集结,正在被一股无形的推力驱动着。而没能实现深度整合与自我壮大的老名酒,自然会感受到正被“两头夹击”的困境更加艰难:一边是老名酒巨头气定神闲的隆隆重压,一边是年销量超过10亿、20亿、甚至50亿的新名酒势力的快速挤占,处于夹角地带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保障呼吸正常的氧气越来越稀薄。

    在新名酒强势围追堵截的市场环境下,老名酒如何走出这些迷失自我的“生死劫”,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名酒复兴”,这不是一两句口号就能解决的问题。死劫的所在,最失策与失算的地方,往往导致竞争对手的快速发展和自身的大溃退。人才、文化、理念、市场的断层,在最讲究“成以功论,败以策失”的今天,某些老名酒的突围或曰出路,究竟攻坚、打围、还是蝶变?

    不用说,企业心中有数了。

(《东方酒业》  欧阳瑾)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