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食品技术 > 正文

甘薯的贮藏技术

2010/10/19 14:00:00 来源:食品产业网

    (1)甘薯的贮藏特点。

    ①易感染病害:甘薯皮薄、肉嫩,水分含量高(65%~75%),糖分多,易碰伤,易受病菌侵害而腐烂。贮藏中最常见的病害是黑斑病和软腐病。

    ②怕热怕冷:甘薯根块对温度十分敏感,既怕热又怕冷。如长时间处于15℃以上容易发芽,且呼吸旺盛,营养消耗,抗病性降低。温度低于9℃时间过长则易发生生理冻害,水溶性软果胶变为不溶性硬果胶,蒸煮时硬心。受冻后正常代谢受到干扰,抗病力减弱,低温性病菌乘虚而入,温度上升时迅速腐烂。

    ③怕干怕湿:湿度低于80%时,开始失水,出现干缩糠心现象,抗病能力大减。贮藏窖内如果过分潮湿(湿度饱和),窖顶滴水落在薯块上,导致病菌繁殖,发生腐烂。

    ④怕闷:入窖后如果长时间不通气,二氧化碳逐渐增加,易使薯块受闷,组织麻醉中毒,抗病力减弱,引起腐烂。

    (2)甘薯的贮藏方法。根据以上特点,在贮藏甘薯中应使窖温保持在10~14℃,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不使甘薯表皮出现明水,并适当通风。具体方法为:

    ①备好薯窖:甘薯入窖前,对薯窖进行清扫、消毒,用硫磺和福尔马林熏蒸。

    ②适时收获:适时收获是贮藏甘薯的重要措施,收获过早过晚都不利于贮藏。一般在寒露至霜降期收获。收刨应选在晴天进行,不要损伤薯块。

    ③入窖:入窖时严格甘薯质量,挑选无病、无损伤的薯块,并注意轻拿轻放。

    ④做好入窖后的管理工作:

    前期管理:从入窖到封窖这段期间,薯块呼吸旺盛,淀粉向糖转化显著,窖温升高快,水分也多,病菌繁殖较快,特别是黑斑病。这一时期应以通风散热为主,把窖温控制在15℃以下。

    中期管理;进入寒冬季节,薯块生理活性减弱,呼吸趋缓,窖内温度和湿度变化速度减慢。随着气温的下降,窖内温度也相应降低。这时应及时封窖保温,使窖温保持在10~14℃的安全范围内。

    后期管理:立春之后,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薯块的生理活性开始增强。此期应适当敞窖通风、降温徘湿,以防发芽或腐烂。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