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产业经济 > 酒品行业 > 正文

透视定制酒(2)

2010/11/10 12:46:00 来源:酒营销第一网

    2006年,五粮液推出了“国壮酒”;2008年,泸州老窖推出“国窖1573限量定制酒”;2009年秋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上,茅台推出专门为社会精英名流打造的专属私家珍藏用酒……知名白酒企业纷纷转战定制酒市场。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国外从事定制业务的庄园会从葡萄品种、采摘季节、口感选择、酿造工艺、陈酿时间以及最后的包装造型环节,为顾客提供非常独到的定制服务。

  有序的整套定制流程系统,正是得益于国外悠远的定制酒发展历史,然而在中国,却刚刚起步。

  从市场份额来看,当今我国酒市场近乎饱和,有的产品出现过剩,但在酒类市场上,有卖不掉的酒,也有买不到的酒。出现这种局面,最根本原因就是酒业经营者没有看到酒市场的个性需求。市场变化趋势表明,个性需求已越来越强烈,有专家认为,两个因素导致消费者的产品需求出现差异:一是消费者分化,二是消费者收入水平和价值判断出现差别。

  为适应这一潮流,最近几年,国内的定制酒市场也蓬勃发展起来。在九度营销顾问机构总经理马斐看来,定制酒的出现是市场发展和竞争的必然产物,是特通渠道的有力补充,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营销手段。

  定制酒剑走高端

  对于定制酒的种类,郑州军之兰商贸有限公司的市场部经理李欣表示,根据定制内容不同,有的定制酒提供个性化酒瓶外观、企业LOGO、祝福语等服务;有的酿造工艺也有个性化的体现,酒厂会在某种产品的基础上根据客户的口感需求进行特殊的调制。

  而出于营销方面的考虑,酒企有时会针对某一特定市场,尤其是品牌进入某一区域市场时,针对当地口味习惯和饮酒偏好推出区域专供酒。此外,也会针对某一特定阶段、时期或事件推出带有纪念意义的定制酒。

  然而最早引领中国酒业定制风潮的,是张裕、茅台、五粮液、泸州等行业巨头。

  早在2000年,张裕就推出了量身定制的商务用酒,品质与价格均属顶级,8.8万元一桶,实行整桶订购,无中间环节。其一大卖点是个性化服务,订购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外包装盒、手提袋等。尽管价格昂贵,但市场销售情况相当不错,推出不到一年就销售了数百桶。

  对于白酒而言,其主要销售渠道集中在餐饮、商超,企业事业单位的团购和定制一直处于辅助地位,并不占多少比例。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