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经营管理 > 食品营销 > 营销知识 > 正文

昔日巨头今何在:诺基亚MOTO索爱沉浮录(2)

2012/2/2 16:23:00 来源:网友

 韩日崛起,群雄逐鹿

  2000年之后,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发展,韩国的三星电子、LG电子,日本的松下、索尼、三菱、富士通等企业加入战局,市场争夺异常激烈。除诺基亚逐渐占据手机业霸主地位并一骑绝尘之外,摩托罗拉、三星、LG、索爱等企业形成了第二阵营,市场占有率各在5%~15%。与此同时,还有类似萨基姆、阿尔卡特以及不知名的山寨企业等数量众多的企业加入市场竞争。

  这一阶段可以说是战国时代,大家都看到了移动通信终端市场大发展带来的巨大机会,都想分得一杯羹。然而,由于市场竞争过于白热化特别是手机价格大幅下跌,许多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惜赔本赚吆喝,导致绝大部分企业非但没赚到钱,反而深陷其中,手机业务成为不少巨头的一个沉重包袱和累赘。

  智能时代,苹果谷歌领跑

  2007年,随着苹果iPhone的惊艳亮相,全球手机市场的格局开始再次改写。苹果iPhone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的有机融合,被定义为互联网手机,同时,iPhone手机在设计上突破了传统的按键,改为触控,苹果的iOS操作系统和独特的应用商店模式,吸引了全球众多的粉丝争相购买。

  与此同时,谷歌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安卓被众多的手机生产企业采用。安卓系统开放和免费的特征与诺基亚塞班系统的封闭和高授权费用形成了鲜明对比,许多塞班的支持者转向支持安卓,包括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三星电子、HTC等一大批公司。

  iPhone的成功得益于苹果公司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模式,而苹果的市场战略定位是高端的商务人群。尽管在手机整体市场占有率上苹果不占优势,但在智能手机市场,苹果位居全球领先。由于单机的高利润率,苹果获得了全球手机业的绝大部分利润。

  而安卓系列厂商在中低端智能手机市场占据了绝对领先优势。目前,全球市场形成了苹果与安卓激烈较量的格局。而昔日的龙头老大诺基亚则受到两面夹击,处于十分尴尬的市场地位。

  巨头沦落的启示

  从GSM时代的产业巨子到3G时代的没落,诺基亚、爱立信和摩托罗拉的变化值得人们思考。其一,术业有专攻。移动通信网络设备市场与终端市场比较有巨大的差异性。网络设备主要面向电信运营商,是小众市场;而手机主要面向普通消费者,是大众市场。GSM时代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是连在一起的,运营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早期,拥有网络设备的爱立信、摩托罗拉和诺基亚都能够取得成功。但当手机逐渐脱离运营商主导,变为普及型大众消费品时,其产品定位、销售渠道、营销模式都在发生变化。苹果、谷歌都不是网络设备商出身,GSM时代的唯一特例三星电子也是做消费电子产品的。

  其二,因应市场趋势,转型要及时。消费电子市场风云多变,作为大型公司存在“船大掉头难”的问题,但也并非做不到,比如爱立信公司转型就比较及时。早在2000年,网络泡沫危机时期,其敏锐地意识到在手机终端领域的竞争实力不能确保成为全球第一,因此果断决策,将资源转移到所擅长的移动通信网络设备上,从而奠定了10年来在全球移动网络设备市场的不可动摇的领先地位。

  反观诺基亚,虽然早在2006年就看到了移动互联网发展对手机产业的巨大潜在影响力,也提出了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口号,但由于决策层反应迟钝,未能在组织、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及时调整,因此当苹果iPhone横空出世时,诺基亚原有的市场优势再也难以持续,从而陷入苹果与谷歌两面夹击的危机境地中。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