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稻秧化学调控方法

2013/9/4 15:04:00 来源:网友

在水稻秧苗上因苗合理运用矮化剂、脱根剂、促根剂、促长剂,有利于培育壮秧,提高工效。 

矮化剂。常用药有多效唑等,具有矮化秧苗、增加分蘖、提高秧苗素质等作用。因育秧时间长短不同,用药时间有所差异。秧龄30天,1叶1心期使用;秧龄35-40天,2叶1心期使用;秧龄40-50天的两段育秧,3叶1心期使用。每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70-200克,加水50公斤均匀喷雾。也可以每亩用干细土20公斤拌药撒施。排干秧池里的水后再施药,隔日灌水。

脱根剂。常用药是2甲4氯,在拔秧前施用,杀根灭草,提高拔秧工效。杂交稻和稀播长秧龄常规中稻掌握在拔秧前6--8天,排干秧田积水,每亩用20%2甲4氯水剂250毫升,加水50 公斤,在上午露水干后喷雾,也可以用湿润细土30 公斤拌药撒施。施药后2天灌水。

促根剂。

常用药是ABT生根粉、萘乙酸。拔秧前3天,每亩秧池喷施ABT生根粉0.1克,结合施用丰产灵7.5毫升或活力素100克,能促进移栽秧苗早发根、早活棵,缩短缓苗期。在拔秧前2天,每亩用萘乙酸2克,加水50公斤喷雾,也有相似的效果。

促长剂。常用药是九二○。对严重瘦弱,僵苗不发的秧苗,每亩用1克九二○加水50公斤喷雾,可以促进秧苗生长。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