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瓠子化瓜需对症施治

2014/1/22 13:53:00 来源:网友

瓠子化瓜是指瓠子花开放后3~4天,幼果先端开始褪绿变黄、变细变软,后期逐渐萎缩脱落的现象。在一些瓠子种植区化瓜的问题比较突出。对此,笔者认为当前瓠子化瓜不是侵染性病害,光合产物的供应不足是瓠子化瓜的主要原因。根据致病原因的不同,防治时应有的放矢。

首先,环境条件不适宜,光合产物制造少而消耗多造成的化瓜。连阴天等情况下,光照弱,叶片产生的光合产物首先要维持根系、叶片的呼吸需求,然后才能满足瓜条的生长需要。若较长时间的营养供应不良,化瓜自然就会产生。

应对措施

调节温度,加强管理,控制夜间温度,加大昼夜温差,减少呼吸消耗。白天保持在25℃~30℃,温度过高时应适当放风。夜间保持在15℃~18℃。及时补充光照,如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可用采用悬挂照明灯、铺设反光膜的方法补充光照。

其次,昼夜温差太小,导致徒长造成的化瓜。原因是茎叶生长点争夺养分的能力强,营养生长过旺,而瓠子的花果,则因为争夺养分的能力低,得不到足够的养分,形成化瓜。高温、高湿、光照不足、氮肥过多等条件,都会引起植株徒长化瓜。

应对措施 徒长可通过控制浇水施肥、喷用抑制剂如5%助壮素500倍或15%多效唑1500倍等措施控制。

另外,根系受伤造成的化瓜。瓠子本身根系强大,一般不会发生吸收养分受阻的情况。但在干旱、根系受伤等情况下,根系吸收的无机养分减少,不能满足植株的需要,严重时造成化瓜。

应对措施

养好根是瓠子高产稳产的关键,通过重施有机肥、增施生物菌肥等措施改良土壤,为根系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配合合理浇水追肥,满足植株对水分和无机盐的需要,促进根系的生长。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