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食品百科 > 肉制品 > 正文

鸭肫衣

2014/7/24 15:33:00 来源:网友

【鸭肫衣的功效介绍】:

鸭肫衣 (《本草纲目》)

【异名】鸭肫内皮(《本草求原》),鸭肫皮(《药材资料汇编》),鸭内金(《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砂囊的角质内壁。

【原形态】家鸭,家禽。嘴长而扁平,颈长,体扁。翅小,覆翼羽大。用面如舟底。尾短,公鸭尾有卷羽4枚。羽毛甚密,色有全白、栗壳、黑褐等不同。公鸭颈部多黑色而有金绿色光泽,且叫声嘶哑。脚矮,前3趾有蹼,后1趾略小。

【采集】将鸭杀死后,取出鸭肫,剖开,剥取内壁,洗净晒干。

【药材】干燥砂囊内壁,呈类圆形碟片状,如鸡内金而较厚,表面呈黑绿色或紫黑色,稍有皱纹。

质松,断面角质。

气腥,味微苦。

本品在四川、云南及湖南等地,与鸡内金同等使用。

【功用主治-鸭肫衣的功效】治诸骨鲠,噎膈翻胃。健脾胃,消食积。用于食积呕吐,泄泻,小儿疳积。

【用法与用量】内服:研末,0.5~1钱。

【选方】①治诸骨鲠:鸭肫衣炙研,水服一钱,取其消导。

(《纲目》) ②治噎膈翻胃:鸭肫衣数十个。

晒干微炒,为末,每早烧酒送下六分,频服。

(《经验广集》鸭肫散)

【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本品呈碟形片状或破碎,厚约1.5mm,外表面暗绿色或黄棕色,内表面黄白色,皱纹粗且少,近边缘有沟纹。质硬,断面角质。气腥,味微苦。

【化学成分】主要含蛋白质,约70%,胃蛋白酶较高。

鸭肫衣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