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全部 > 消费指南 > 消费参考 > 正文

消费主义陷阱有多深?

2014/10/27 14:25:00 来源:网友

眼下,科技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年轻人无疑是消费主力,有些人甚至陷入到对科技产品的狂热追逐中。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显示,53.4%的受访者表示会追求最新的科技产品,42.6%的受访者不到一年就会换一次科技产品。(10月23日《中国青年报》)

我消费故我在

中青报撰文称“盲目追求科技产品会落入消费主义陷阱”,恰切地点出了这份调查的主旨。

两年前曾上演一少年卖肾买“苹果”新品的荒唐事件,不少人未富先奢,深陷消费囹圄。最近又有国人海外抢购、彻夜排队的狂热事实,来迎接苹果“饥饿营销”的傲慢。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有人说,“我消费故我在”,底气十足。笛卡尔听了大概会直摇头,这也能刷存在感?

对,和时下朋友圈的各种“炫”与“晒”一样,消费也是刷存在感的方式之一。

消费主义的陷阱有多深?咱从老鲍的消费社会讲起。

《消费社会》是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的经典之作,写于1970年。书中深刻剖析了无处不在的消费现象。其主要观点有三:

>> 第一,人们购买和消费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附着在商品之上的象征符号意义,商品的象征价值已日益超过实用功能。

>> 第二,通过对符号象征的消费,来区划不同群体或阶层。

>> 第三,消费行为之间是有关联性的,商品在消费结构中互相指涉和暗示。

此三句怎讲?以每次最新出的iphone为例,购买者真的是因为它比前代产品好用甚多而去买么?显然不是。买的只是对iphone这个符号的拥有感,以及它所附带的社会身份标识。不管实际购买力是否充足,消费了,持有了,似乎自我价值就得以提升。对一代又一代新产品的消费也是相互关联的,拥有了这一产品之后,与之相应的其他产品也会暗示你去买,就类似于“有了房也应该有车”的逻辑。

被生产的欲求

一个人的真实需求并不会太多,但消费扩大了我们的欲求。就如广告中常用的手法,先告诉你什么是美的、健康的、尊贵和体面的,而后再告诉你这个商品能提供这种美、健康、尊贵和体面。一旦事先植入观念成功,附加的欲求就被生产出来了。你需要通过购买和持有这些商品而满足那些被生产出来的欲求。因为美、健康、尊贵和体面自然是好的、值得追求的,只是你忘了这通常是为这个商品量身订造的“意义”,而非你的真实需求。

从房奴、车奴、卡奴,到裸婚、裸活,以“奴”字、“裸”字出现的新词,几乎构成了两类社会文化现象,同时也是社会转型期的并列症候。

二者实为同一维度的两端,从“心为物役”到“心无所羁”,“裸活”族是对“奴”族这种生活方式有意识的反叛,希望摆脱物质的重重束缚,拥有轻灵与洒脱。尽管这种轻灵与洒脱也有代价,但至少没有被消费异化,而时有诗意的照临。对比现在,物质生活方式的灾民比比皆是,他们整日忙碌,营营役役,精神却沦陷了,无处可去。

当然,陈说消费主义陷阱,并不是提倡不消费,不去追求物质上更好的更舒适的生活,而是要理性消费,保有对被生产、被扩大欲求的甄别与克制,不盲目不盲从,让消费回归真实需求。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