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健康生活 > 习俗文化 > 中国习俗 > 正文

揭秘谷雨为什么要祭海(2)

2015/4/14 15:25:00 来源:网友

3、许愿和还愿

谷雨这一天,渔民们都会前往龙王庙、海神娘娘庙等进香。前来进香的人有本地的渔民,也有许多外地行舟路过的海客。但是不论南北东西,他们都可归于两大类:许愿的和还愿的。许愿者焚香膜拜后,俯首在地,嘴里喃喃地向海神倾诉心愿;还愿的上过香后,则取来去年许下的供品,燃放鞭炮,在伞盖旗幔的拥簇下大肆张扬。

据说曾有一位南方渔民在石岛天后宫一次许下6对旗杆的大愿,第二年谷雨,他用一条大船专门从南方运来。那一天,天后宫人山人海,6对约10丈高的旗杆左右排列,12面杏黄大旗迎风飘扬,斗大的“天后圣母”字样高耸入云,无数信士翘首凝眸,心悦诚服。

4、“抢”饽饽

与渔行老板的心态不同,渔民的母亲、妻子们的心情却相当沉重和宽容。她们希望自家的男儿们能平安无事,更希望肩负一家人生活重担的儿子或丈夫们,不要为生活而拼命。所以,在祭海后渔民临走之前,她们会默默地把一个用白面捏好蒸熟的小兔子揣进儿子或丈夫的怀里。

这只小兔儿,倾注了母亲、妻子全部的爱和关怀。它的潜台词是:打不着鱼没关系,不用生气,咱怀里不还揣着小兔儿吗?海里不给吃的,咱山上找去,只盼你平安归来。由此可见,渔家妇女的爱心和博大胸怀,以及那时渔民受雇出海时,心中无奈与感伤交织的复杂心情。

5、拜海龙王

这一天,也有到海边就近在沙滩上、渔船旁烧纸焚香,鸣放鞭炮,面海膜拜海龙王的。而在荣成石岛、俚岛等大码头,节日活动不但规模宏大,而且延续时间长。除了庙里的活动以外,大街小巷,挤满了踩高跷、舞龙、耍狮子的人群,气氛比过年还要热闹。

祭拜仪式的高潮在晚上。入夜,各个海口灯火通明。当地商家和渔行出面组织,向各行各业筹资举行盛大的“放海灯”仪式。仪式的规模类似于佛教的盂兰盆节。放海灯前,于宽敞处设置巨形香案,摆放祭品,焚香烧纸,并请僧道两众筑台诵经作法,同时向海里抛施舍即预先蒸好的小馒头。

深夜,在低沉、苍凉的锣鼓声中,人们聚集在海边放焰火,抛施舍。焰火是自制的礼花,由铁屑、木炭和火药制成,俗称“泥墩子”。放焰火的同时,人们将自制的各式灯笼点燃,下面托一木板,放进海里。此时,海上灯火一片,随浪起伏,非常壮观。以后的几天,各村都要组织唱大戏,白天唱,晚上唱,最多的连续唱四五天,整个渔乡,沉浸在狂欢之中。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