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产业经济 > 食用菌行业 > 正文

科技创新带动贵州食用菌质与量双提升

2016/1/7 16:18:00 来源:中国食品报

本报讯  (记者杜涛)近日,记者在采访贵州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时获悉,作为贵州省食用菌产业重要科技支撑的黔西南州利康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食用菌科技创新团队,在研究食用菌品质安全、控制食用菌重金属超标和农残无害化处理方面的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其研究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同时,利康农科技公司建设食用菌培养料隧道发酵生产基地,此举既能推广食用菌无害化生产还可以提升30%以上的产量。贵州省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政策触发了食用菌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潜能,为贵州食用菌产业的良性发展奠定较好的科技基础。

从前,贵州食用菌产业的技术推广主要依靠外省,大部分外省技术员对贵州地理、气候特征不熟悉,在品种选择、栽培技术和品质稳定性等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多年来,贵州省科研单位研究食用菌仅局限在实验室里,与产业的结合不紧密,科研部门和企业对食用菌技术的研究形成各自为政的松散局面,科研成果不能解决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由于贵州常规食用菌品种主要从外省引进,栽培加工方式沿用老套路,加上具有贵州特色优势的食用菌如天麻、竹荪等缺少系统的挖掘、研究和开发,全省食用菌品种混乱,食用菌产业的配套研究工作薄弱。

在2014年贵州出台的《支持贵州科学院、贵州省农科院深化科研体制改革试点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八条措施》政策鼓励下,黔西南州利康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贵州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的试点单位,与安龙县农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成立股份公司。该公司拥有以贵州省现代中药材研究所科研力量为核心的食用菌科技创新团队。利康农将食用菌科研单位与企业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紧密的利益联合连接机制调动起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他们从实验室走到食用菌产业第一线,直接掌握了企业的科技需求,科研与产业实现了零距离对接,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科技服务的效率。而农望专业合作社也从依靠经验的粗放生产转向依靠科技的提质增效生产,管理和技术到位率大大提高,生产过程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逐渐提高,培养料和食用菌产品质量逐步稳定,竞争力逐渐增强。利康农科技公司食用菌科技创新团队针对贵州食用菌产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核心技术问题开展科研工作,主要有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及推广、贵州特色菌种的系统研究、食用菌标准的制定等。姬松茸等全球需求量大,尤其是日本、韩国将姬松茸菌粉作为癌症病人的辅助食品,但是由于其重金属残留问题影响了出口,目前,姬松茸等食用菌的重金属残留超标问题是全球性问题。贵州食用菌科技创新团队与江苏省无锡市和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重金属和农残无害化处理研发,利用创新技术使重金属不被食用菌富集而将其指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种技术走在我国食用菌产业前列,为我国制定食用菌国家标准垫定了技术基础,还将对扩大我国食用菌外销增加外汇作出积极贡献。培养料隧道发酵技术是食用菌科技创新团队在研的另一个核心技术,以前食用菌栽培主要采用人工翻堆,产量和品质受到较大影响,团队与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开展食用菌培养料发酵隧道建设及发酵工艺研发,此举将大大提升贵州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在科技创新团队的帮助下,合作社食用菌品种由单一的姬松茸和双孢蘑菇向多品种方向发展,利康农公司由单一销售产地烘干初加工产品向姬松茸菌粉、姬松茸酒、姬松茸面条等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方向发展。


贵州省现代中药材研究所的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工作得到贵州省科技厅、贵州省农科院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作为贵州省农科院科技体改与创新首批启动的三个试点之一,2015年,贵州省科技厅给予黔西南州利康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费支持,利康农科技公司自筹资金800余万元建起了菌种厂和加工厂,据了解,5年内贵州省科技厅将对这个科技体改与创新的试点持续支持,此举将带动农业、扶贫、发改等多个渠道更多的资金倾斜利康农科技公司,食用菌科技创新团队将获得更多发展经费支持,更多食用菌科技创新成果将在利康农这个平台上得以实施和转化。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