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产业经济 > 肉类行业 > 正文

美国鸡肉产业成长史

2016/5/19 16:14:00 来源:鲁冠兽药

  美国肉鸡养殖规模化始于二十世纪50年代初,此后迅速推进,到二十一世纪初已基本形成稳定格局。从整个发展历程来看总体分为四个阶段:

  星火燎原(1940s-1950s):

  地理优势孕育肉鸡产业,合同化养殖渐成气候

  在19世纪40-50年代,肉鸡产业在美国南部出现并逐渐规模化,在此阶段,下游更为成熟的饲料工业为整个肉鸡产业的合同化发展带来了动力,肉鸡的产量开始出现爆发式增长,与之伴随的是大量散户逐渐退出,规模化的优势逐步显现。

  育种技术与区域资源禀赋催生肉鸡产业

  在早期肉鸡生产仅仅作为家庭农场蛋鸡养殖的一个附属产业,随着30年代肉鸡品种的出现,以食用为目的的肉鸡生产逐渐独立。进入40年代以后,白羽肉鸡育 种公司运用数量遗传学技术对肉鸡进行了性能的选择,将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产肉率高的鸡只挑选出来进行繁育,大大提高了肉鸡生产的效率和效能。

  在经历二战以后,肉鸡产业逐渐开始在佐治亚州、阿肯色州和新英格兰这些区域快速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其区域优势。肉鸡的生长对环境要求较为苛刻,而美国南 部低纬度地区温度湿度波动相对较小,同时有土壤和水源的优势,适合肉鸡的生存和繁殖,由此也大力推动了肉鸡产业的发展。

  合同化养殖模式初步发展

  进入50年代后,肉鸡养殖合同化日益发展。

  处于上游的饲料行业早在30年代就已进入快速发展期,饲料产能大幅增长,同时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这一过程中养殖户对饲料的反馈及卖方的持续研发让标准化产品不断出现,提高了饲养的机械化程度和饲料使用效率,也强化了对肉鸡疫病水平的控制。

  同时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为了降低交易成本,饲料企业逐渐选择绕过批发商直接向养殖户供应饲料,生产合同模式初步形成。这一模式迈出了产业纵向一体化的第一步,也推动了肉鸡产量规模的大幅增长。

  这一阶段同时也出现了规模化趋势,大养殖场数量开始增长。从1954年到1959年,肉鸡养殖场数量减少了16.7%,其中出栏量在1.6万羽以下的养 鸡场数量就减少了46.7%,其中小型养殖场(出栏量在2000羽以下)占比由11%下降到2%。而另一方面,出栏量在3万羽以上的养殖场比例则逐步增加 至66%。

  步步为营(1960s-1970s):

  价格风险促成纵向一体化推进

  60年代末期,肉鸡价格相对不稳定,在此背景之下众多小农场主因为在购买鸡苗或购买饲料方面的融资问题退出市场,而为了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大型企业开始介入,一体化由此迅速发展。

  这里的一体化既包括产权层面大企业的纵向并购,也包括了企业与养殖户之间的生产合同模式,在肉鸡产业中,后者更是成为主流。

  寻求产业整合以规避价格风险

  上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畜禽产品价格的波动对养殖户造成较大风险,为了提高养殖户积极性,大型饲料企业(产业链整合者)开始为养殖户提供包含约定收购价格的市场合同,与此同时,饲料企业通过收购和新建屠宰加工厂等方式开始进入禽肉产业链的屠宰加工环节。

  在这一背景下,养殖场规模化进一步发展,其中出栏在6万羽以上的养殖场迅速增加,由1959年的6000多家增长到1.7万家,增长近三倍。

  屠宰加工逐渐成为一体化的主导者

  在70年代以后,肉鸡价格的波动使得饲料企业减少在禽业的投资,以Tyson Foods为代表的加工企业逐渐担当起产业链整合者的角色。

  由于屠宰加工企业为资本密集型企业,提高产能利用率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为了保证稳定的肉鸡来源,他们为养殖户提供了生产合同。

  在生产合同模式下,产业链整合者向养殖户提供所有投入品。而养殖户需要提供鸡舍,劳动力,水电费以及养殖服务等投入。

  这样一种方式下,整合者承担了成本和产品的市场价格风险,以保证稳定的肉鸡供给来源。

  一体化带来了出栏结构显著的变化,规模在10万羽以上的养殖场出栏量占比由1959年的28.5%逐渐增加到1978年的81.9%。另一方面,小养殖 场的出栏量比例也在迅速缩小,养殖规模在3万羽以下的养殖场出栏占比由1959年的24.8%,减小到1978年的不到1%。在出栏数量上,60-70年 代总体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从1960年到1980年共增长了121%。

  两极分化(1980s-1990s):

  养殖成本与效率难题致使中等规模消失

  进入90年代以后,养殖场数量继续下降,与此同时整个规模结构也出现显著的两极分化,养殖规模在3万羽以下和10万羽以上的养殖场占到绝大多数,而中间3-10万羽的养殖场份额逐年递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肉鸡的产量仍然保持了平稳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养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消费者对肉类偏好的变化。

  规模两极分化与出栏结构单极化

  自70年代末开始,规模在2000羽以下的养殖户开始增加,其数量占比一直保持在25-35%之间浮动,另一方面,养殖规模在10万羽以上的养殖场数量 开始逐年增加,由1982年的37.9%增加到1997年的65.7%,而这也导致中间段的养殖场逐渐开始减少,形成了明显的两极分化格局。

  两极分化的出现主要是以下原因导致:

  (1)肉鸡生长周期短,养殖门槛较低,吸引大量家庭农场式的小型养殖户加入;

  (2)由于肉鸡对饲养环境要求苛刻,规模化养殖后人工成本和基础设施建设资本投入高昂,中型养殖场难以解决养殖成本和效率问题;

  (3)大型养殖场由于数量优势,具有很强的议价权,同时大规模养殖的自动化程度高,养殖成本更易控制,养殖效率较高。

  养殖技术深入发展与消费者偏好变化

  肉鸡产业可以说是美国农业领域技术层面最为领先的子行业,在几十年的发展中,肉鸡品种的改良和养殖技术的改善均取得巨大的突破,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产业规模化进程的发展。

  自70年代末期以来,在政府和龙头企业的大力投入下,与肉鸡相关的营养学、疫病根除计划、分子遗传学及基因组技术均取得巨大进展,与此同时,养殖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也得到了发展,极大带动了肉鸡的产能和生产效率的优化。

  技术改良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中肉鸡养殖的生长周期由1925年的112天提高了2014年的47天,料肉比也迎来的快速的下降,由1925年的4.7下 降至2014年的1.89,死亡率则由1925年的18%下降到2011年的3.8%,出栏体重由1925年的1.14公斤/羽,提升到2014年的 2.81公斤/羽。

  不仅如此,在80年代以后,消费者对肉类的偏好和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得益于主要的几家鸡肉龙头企业在纸质媒体和电视媒体上的大力宣传,以及美国快餐文化的迅速发展,鸡肉产品的消费量开始增加。

  同时在80年代早期,消费者对肉类消费的偏好也发生了变化,鸡肉的人均消费量在1985年超过猪肉,在1992年超过牛肉,由此也成为美国人均消费量最 大的肉类品种。这种偏好的变化主要来自鸡肉的价格与产品优势。与猪肉和牛肉横向比较来看,鸡肉价格远低于猪肉和牛肉价格,同时还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 量和低胆固醇的特点,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格局渐稳(2000s-2010s):

  出栏增速放缓,产业规模化趋稳

  进入新世纪以后,肉鸡的规模化逐渐形成并稳定,规模超过10万羽的养殖场比例趋于稳定,同时两极分化仍然成为显著特征,规模在3万羽以下的小型养殖场和超过50万羽的大型养殖场比例都处在增长中,而3-20万羽的中型养殖场比例逐渐缩小。

  小型养殖场数量波动,

  出栏结构分化更明显

  在21世纪前10年,养殖场总体数量出现了波动,主要由于小型养殖场的数量出现大幅的减少,并在此后又开始增长。

  这一波动的主要原因在于2007年金融危机背景下小规模农场贷款困难,同时零售价格下跌,致使大量小规模农场退出,此后随着宏观经济的复苏,信贷规模开始提振,又吸引了大批小型农场的加入。

  从出栏结构上看,50万羽以上的大型养殖场出栏比重持续增长,在2000年超过50%,并在2012年达到68.2%。

  小规模养殖场总体上虽然有数量上的增长,但出栏份额逐渐减小,在2012年30万羽以下所占比重合计11.2%,规模10万羽以下的养殖场更是不到1%。

  总体出栏增速放缓,

  出口大幅提升

  这一阶段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出口的大幅增加。

  冷战结束后,肉鸡的出口量开始迅速增长,俄罗斯成为肉鸡的最大进口国。进入新世纪以后,肉鸡的总产量基本保持稳定,2007年之前的增长率在3%以内, 在2007年以后受经济危机影响产量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在出口领域,2000年以后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增长,其在产量份额占比均在15%以上。同样在 2008年以后出口数量也出现了波动,这主要是受金融危机下国际汇率波动的影响。

  美国肉鸡产业规模化逻辑:

  从饲料到屠宰驱动的合同化演绎

  肉鸡产业规模化的驱动因素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