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经营管理 > 食品营销 > 营销管理 > 正文

病毒营销三部曲

2016/7/19 15:23:00 来源:网友

“互联网+”时代,信息泛滥,消费者目不暇接,注意力成了最稀缺的资源。企业要开展病毒营销活动,吸引用户关注、谈论、分享转发,使营销信息像病毒一样自我复制与扩散。

营销人员要透析人性,挑逗人性欲望,策划具有感染力的病毒营销活动,才能实现“走心”的目标。很多人性欲望都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兴趣,使人分享转发。

利用嫉妒心,打造优越感

嫉妒是横向比较后产生的心理落差。王尔德说:“敌人造成的困难很容易忍受,朋友取得的成功却让人很难忍受。任何人都能对朋友的不幸感到同情,但要消受一个春风得意的朋友,则需要非常优良的天性。”以前,信息来源少,人际交互频次低,与人比较的途径是线下聚会,人们“受刺激”的机会、场景比较少。随着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的发展,信息透明且流动迅速,这使我们总能在第一时间知道同学、朋友的情况,很难不横向比较,这将导致嫉妒欲泛滥:为什么某“学渣”开着“霸道”,而我还在挤公交?为什么某“学渣”有了二胎,而我却连一个孩子都养不起?

优越感来自横向比较,源于嫉妒心与虚荣心

动物学家发现,一些群居动物通过确认啄食顺序来体现社会等级,社会等级高的动物有优先进食权,如果社会等级低的动物先去进食,就会被警告,这在鸡、蚂蚁、蜂类和其他鸟类中表现明显。猩猩喜欢通过捶胸来展示自己的江湖地位,猴子、狼狗大多通过激烈打斗争抢族群中的头把交椅。

与动物一样,人在潜意识里都想追求更高的等级和更多的特权,渴望权力与地位,站在社会金字塔的顶端俯瞰众生,成为“人上人”。

哈佛大学的几位教授曾经开展一项实验,要求一群学生从两项工作中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A工作:年薪7万美元,是全公司薪水最低的工作。

B工作:年薪6.5万美元,是全公司薪水最高的工作。

请你判断一下,大学生们喜欢哪一份工作?你是不是觉得这种问题太简单、太没有水平了?每个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A工作吗?答案是否定的。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学生选择了B工作,虽然物质利益较低,却能获得更多的精神利益——超越别人。

优越感、幸福感等精神利益主要来自横向比较后的心理感受,而非单纯的物质拥有。购物时,消费者追求的往往是“占便宜”的心理感觉,而不是便宜货。

研究表明,人们的幸福感与收入水平并不具有强相关性,人均收入高的国家国民的幸福感并不强。那么,我们为什么还是想多挣钱呢?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横向比较带来的心理不平衡。开个玩笑:一个男人对自己的收入是否满意,取决于他是否比他的连襟(妻子的姐妹的丈夫)或者他妻子的闺蜜的丈夫挣得多。为什么要和连襟比呢?因为这种比较太显而易见了,影响自己社会地位的关键人士(妻子、岳母等)一直就是这么比的。

基于对比心理的诱饵效应

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Dan Ariely)在《怪诞经济学》(Economia Emotiva)一书中指出,我们总是靠观察周围的事物来确定彼此的关系。

如下图所示,我们面临A和B两种选择,选择A在属性1(例如价格)方面较好,选择B在属性2(例如质量)方面较好。显然,A、B各有所长,让人难以选择。如下右图所示,我们可以增加一个选择-A,看看会怎样。很明显,-A与A相似,但二者又很容易比较,-A不如A。将A、B、-A进行比较,我们会觉得,A不仅比-A好,也比B好。

例如,“你”是一个单身人士,希望在周末的单身白领联谊会上吸引更多的约会对象,该怎么办呢?可以带上一个同伴,同伴的基本条件和“你”大体相同(学历、身高、体形、外貌等),但要在某个方面比“你”稍差一点(-你)。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你”想吸引的人很难在没有比较的情况下对“你”进行评估,但是如果把“你”和“-你”进行比较,作为诱饵的“-你”就会把“你”提升许多——不仅是与“-你”比较,而且从总体上与在场的其他人比较。中国古时候大户人家伺候小姐的丫环,就不能比小姐长得好看,也是这个道理。

打造优越感

利用人们的嫉妒心打造优越感,主要有两个方法:打造高端品牌;建立等级制度。

1.打造高端品牌

在任何社会中,总会有少数人能获得较高的人生成就,他们需要有形且可视的标志来展示自己的优越地位。奢侈品、高端品牌通过排他、稀缺的市场定位,塑造尊贵、优越、奢华的品牌联想,成为使用者身份的标签,彰显使用者的财富、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帮助使用者完成从“现实自我”到“理想自我”的跨越。

2.建立等级制度

等级制度是一种层级区分的诱惑,激励用户展开竞争,不断向上。很多企业擅长利用各种等级制度,满足人们的优越感,以吸引用户、维护用户忠诚。排行榜就把等级制度这种竞争直观化,明确告诉你:你在哪儿,你前面有多少人,你后面有多少人,你到下一个等级还需要多少条件。

QQ是利用等级制度的典范。有些年轻人为了证明自己非常厉害,会花费上百元点亮各种QQ标识;有些人愿意每个月花10元保住自己的QQ靓号;QQ上的多个太阳、月亮、星星图标表明用户的身份,为了提升身份,用户必须长期、频繁地登录,这导致大量活跃用户长时间在线,最终让腾讯获利无穷。

几乎所有的网络游戏都有升级制度。玩家的练级热情高涨,从1级到10级,再到30级、50级,没有尽头。为什么呢?因为只有拥有高等级才能拿到好装备,才显得厉害,才让人羡慕。

1979年,美国得克萨斯航空公司率先实施“飞行常客奖励计划”(Frequent Flyer Program),随后,全世界数千家航空公司普遍采用这种简单明了的方法来吸引乘客。通常的做法是:乘客通过这个计划累积自己的飞行里程,并用这些里程来兑换免费的机票、商品、服务,以及贵宾休息室或升舱之类的特权。

飞机头等舱的价格比经济舱贵几倍,除了座位宽敞一点之外,登机时不用排队、到达后可以提前下飞机也是一项重要的特权。想想看,经济舱的旅客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检票,而头等舱、商务舱的旅客昂首挺胸、旁若无人地径直走到队伍最前面,总让其他人有些羡慕。一个人一旦习惯了乘坐头等舱,就很难再去乘坐经济舱,他只会进一步希望头等舱再分个精英头等舱和普通头等舱,或者恨不得直接坐到驾驶舱去。

房地产商强调“奢华”“至尊”“万乘钦仰,只因享此一席”等。数年前,某“天价房”的宣传口号是“只献给巅峰世界的杰出人物”——当然,不是面向身处巅峰世界的人,而是试图跻身巅峰世界的“暴发户”。

豪车品牌不仅打造定制版,还“特供中国”;奢侈品不厌其烦地强调“手工制作”,虽然它很可能就诞生在东莞的某个工厂里;时尚服装品牌也与知名设计师合作,让消费者在花费不太多的情况下获得“限量版”的优越感。

银行卡、信用卡也都设置了不同级别,如普通卡、银卡、金卡、白金卡、钻石卡、蓝宝石卡、**等。问题是,卡的种类太多了,把持卡人弄晕了——到底是钻石卡优秀,还是蓝宝石卡绚丽,或者是白金卡更加尊贵?

案例    芝华士:人生实在不公平

这句广告语是对年轻男人说的,故意炫耀,惹人嫉妒。这个年轻、漂亮的女子原本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群体,而这个时候却在老者身边,所以让人觉得不公平,进而产生一种嫉妒心理。如果这种嫉妒无法发泄,就会造成两种结果:要么奋发图强,使自己变成富豪,但这个过程比较漫长;要么喝这种酒,想象自己变成了富豪。

利用虚荣心,打造荣耀感

消费是为了炫耀与攀比

人们通过财富外显来证明自己更强,或够得着某个级别,跻身某个群体。你为什么买钻戒给你的未婚妻,而不是花同样的钱去买一块更大的钻石?钻石的性价比肯定更高,但钻石没法展示给别人,不像钻戒那样戴在手上方便炫耀。你买一辆法拉利跑车的主要目的也不是飞速行驶,而是炫耀与攀比。

白面包心理

从前有个国王,喜欢吃白面包,于是贵族们也吃白面包,平民们也跟着吃白面包,一时间白面包的价格飞涨。白面包并不比黑面包和黄面包更有营养或者更好吃,但白面包为什么会流行起来呢?

白面包心理很普遍。很多国人最初喝咖啡,并非是因为咖啡好喝,而是向往西方的生活方式,最后习惯了、上瘾了。20世纪80年代,可口可乐重新回到中国大陆时,宣传诉求不是畅爽,而是美国文化。那时很多人觉得可乐难喝,但还是喝了,因为大家向往美国先进自由的文化,可乐就是其代表。

有闲阶级、富人阶层消费高端奢侈品,如别墅豪宅、瑞士名表、游艇、法拉利、蓝博基尼等;中产者消费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