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设施果树栽培的环境调控

2017/6/2 16:38:00 来源:新农网

  设施果树栽培要为植株生长创造特殊的、可控的小区环境,而不是对自然环境的简单模仿和移植。因此,不同地域、不同树种、品种的最适环境模型不尽相同,应根据当地条件区别对待,灵活调控。影响果树设施环境的因素主要是光、温度、湿度。

  一、光的调控 针对棚内光照强度弱、光谱质量差、光照时间短的特点,在光的调控上有以下具体措施:(一)选择透光率高的覆盖材料。常用的有普通、无滴、漫反射、复合功能棚膜等,可根据经济状况选用。(二)棚室结构要合理。棚室结构在保证环境条件便于调控、坚固耐用、抗性较强的基础上,要适当降低棚体高度,以增加果树下部光照,尽量避免支柱、立架、墙体等附属物遮光。(三)铺设反光膜。在棚内地面铺设镀铝膜,利用其反射光增强光照。(四)人工补光。常用光源有荧光灯 (4~100瓦)、水银灯(350瓦)、齿化金属灯 (400瓦)、钠蒸气灯(350瓦)。(五)选择适宜的树体结构。(六)加强对树体的综合管理。 

  二、温度的调控 棚内升温初期一定要逐步进行,忌升温过猛、过快,并注意在扣棚前10~15天先覆盖地膜,增加地温,保证根系提早活动,向上供应水分。温度升降主要是靠揭放草苫、通风来控制。棚内夜间温度主要与保温措施有关。在保温措施较为完善的情况下,夜间气温一般可保持在7℃~12℃。如果保温措施不当,棚内散失的热量不能及时得到补充,温度会变得很低,有时甚至低于外界自然气温,这就是设施栽培中常见的“棚温逆转”现象,即在冬春季节的夜间尤其是日出之前的黎明时刻,棚内温度会低于棚外气温。棚温逆转,对果树造成的危害很大,尤其在花期和幼果发育期,会导致花器、幼果冻伤,严重影响产量,以致设施栽培失败。 

  冬季气温低,以后随物候期推进气温逐渐升高。一天当中的气温变化,晴天时较有规律,午夜至凌晨日出前,气温最低;日出后随着太阳的辐射,温室效应加强,气温上升,最高气温发生在上午11时至下午1时;下午2时以后气温又开始下降。棚内温度变化,晴天时变化非常明显、剧烈,设施栽培应根据需要及时进行降温、保温的调节。在阴天太阳辐射弱的情况下,气温变化相对平缓。 

  棚内温度应与树种、品种、发育物候期、设施结构相结合进行适当地调控。如花期(花期前后)白天温度不能过高,一般不超过25℃。如超过25℃在几个小时内便严重影响授粉受精,降低坐果率。但花期夜间温度不能太低,一般不能低于5℃,否则会发生低温伤害。其他如幼果发育期、成熟期等均有不同的温度要求。 

  三、湿度的调控 设施内空气湿度的调控仍较传统,湿度过高时可通过通风降湿来调控,而湿度低、空气太干燥时,主要通过地面浇灌和空间喷雾来调控。土壤湿度的调控主要通过控制浇水的次数和每次浇水量来实现。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