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从保健食品看理性消费

2001/2/8 0:00:00 来源:四川青年报
  在我国,保健食品兴起的时间不长,与国外相比,人们的消费心理尚不成熟,表现在对“药食同源”认识上的模糊、“随大流”的从众心理、思想易受舆论影响等方面。随着保健食品市场的调整和发育,人们的消费心理将会逐步趋于理性。

  近些年,每当有一种新的时髦保健品应市,总会有一大批消费者盲目跟进,有的消费者对保健品本来不信任,甚至知道其质量不高、价格高昂、作用不大,但经不住亲朋好友们的“现身说法”,最终还是要购买来试一试,因为人们总是想健康长寿。

  中医药理论认为,药品和食品的来源是相同的。如生姜,在现实生活中既可作为蔬菜、调味品食用,又可入药治疗疾病,卫生部也将其纳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质名单中。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药补不如食补”经验之谈,但是,药品和食品毕竟是两种商品,国家对药品和食品的管理是有严格区分的,法律法规也大不相同,我们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不要把保健食品当药品。在这方面,五粮液集团就很明智和大气,该集团新出产的高科技产品——“果寡糖”,从一开始就开诚布公地宣布其是21世纪的健康食品,是一种新糖源,而不是药品,有其真实的成分和明显的作用。在产品还未全面上市的阶段,就有许多回头客户开车或坐飞机到厂来购买。

  相反,我国一些保健食品生产厂家和营销者,利用消费者对药品和食品区分上的误区,利用有些消费者的思想易受舆论影响的从众心理,采用狂轰滥炸的广告投入,对保健食品进行虚假的疗效宣传,让许多消费者对保健品的“功效”深信不疑、趋之若鹜,因而最终上当受骗。

  有人说,欧洲人吃东西是用头脑吃,中国人吃东西是用嘴巴吃,甚至是用眼睛吃,这说明中国人的消费心理的成熟还需要知识做营养,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还需要进一步加以宣传引导,需要加强国家有关保健食品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

  事实证明,公民的理性消费不会自然而然的形成,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健全法制,严格市场准入制度;要打击欺诈宣传,维护消费者的权益;要扶持生产健康食品,打击非法产销;要宣传健康知识,主张理性消费。总之,国家要加强监管,不能让一些人规避国家的法律法规,损害消费者的根本利益。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