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奶粉里惊现“蟑螂碎尸”

2001/8/7 0:00:00 来源:金羊网
  据在广州某学院做校卫队员的刘某讲,大约10天前,他花10元钱从一个乳品送货员处买了一袋“××”奶粉。当天他就在奶粉袋上角剪了一个小口,倒了些奶粉冲着吃,吃完了就用塑料袋扎好放起来,这样吃了6天共四五次。第7天,他照常冲奶粉,竟看到从奶粉袋口处掉出一只枣红色的昆虫腿。他连忙把奶粉外袋划开查看里面的奶粉,结果发现在奶粉里混着四五块类似蟑螂的、已风干的昆虫碎尸。刘某当即腹内翻涌,吐了一地。刘某说,以后的几天里,他都只能吃一点点饭,每想到那些红色的虫尸,他就觉得恶心难挡。

  据刘某称,他跟该奶粉厂驻广州办事处联系了好几次,厂方只是派了一个送货员过来,看了一下情况后说,可以让刘某换一包奶粉。刘某感到很不满意,称如果要私了的话,得赔偿精神损失费500元钱,但遭到对方的拒绝。于是刘某又打了电话给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有关人士建议刘某先到昆虫研究所给昆虫作一个类别和死亡时间的鉴定。

  双方协议:给不明昆虫“验明正身”

  8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刘某住处。在刘某出示的奶粉袋里,记者果然看到白色的奶粉里掺着一片片枣红色的碎尸块,有的是昆虫翼,有的是昆虫壳,看上去很像是蟑螂。这时,该奶粉厂驻广州办事处的两名工作人员正好来找刘某协商处理此事。据该二人说,他们的奶粉只在总部黑龙江生产,广州办事处只是负责经销,如果说奶粉里的昆虫是蟑螂的话,那是绝无可能的,因为黑龙江没有蟑螂;再则他们的产品是有质量保证的。

  刘某则称,如果昆虫是在奶粉袋开封后爬进去死掉的,自己并没压挤过奶粉袋,在短短的几天内,虫尸不可能成碎片状;况且自己吃完后会用塑料袋包好奶粉袋。

  双方争执不下,但最终达成共识:由刘某去昆虫研究所做鉴定,鉴定费200元刘某先垫付,鉴定结果出来后再协商,是谁的责任谁负责。刘某还特地请记者做证人。

  记者看到,该奶粉封袋标示的生产日期是2001年1月3日。到底这小小昆虫死于何时,是奶粉生产时就“混”了进去,还是刘某开封后虫子“自寻死路”的?奶粉厂有没有责任?本报将继续关注。

  黑龙江有蟑螂

  就奶粉销售人员声称的黑龙江没有蟑螂一说,记者采访了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的专家……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的李健雄副研究员向记者作了详尽的介绍,蟑螂学名叫蜚蠊,有关资料显示,黑龙江全省常年都有蟑螂分布,主要种类有“德国小蠊”与“美洲大蠊”,前者个头较小,后者是广东常见的个头较大的那种,能飞得很高;资料显示,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曾进行过卫生防疫调查,抓到2000多只“德国小蠊”;哈尔滨市卫生防疫站也抓到过“美洲大蠊”。

  蟑螂喜欢潮湿、温暖的地方,食品较多的地方与比较肮脏的地方蟑螂都爱“光顾”,其生存能力较强,下水道也是它的栖身之所,只要墙壁与墙壁之间有缝隙,它就无孔不入,如果厨房内的坛坛罐罐的盖子没盖严或者环境不干净,蟑螂就容易混入其间。 (新快报记者 陈志龙 热线记者 张元聪 实习生 陈思璇)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