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经营管理 > 正文

薯条怎么臭豆腐味 进口薯条出了问题?

2001/11/30 0:00:00 来源:人民网
事件:薯条怎么臭豆腐味

不久,北京西餐食品有限公司与合作伙伴北京辛普劳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官司将要开庭。引发他们纷争的正是美国“辛普劳”的著名产品——薯条。长期以来,“北京西餐”一直把美国辛普劳薯条作为经销的主要产品之一,向“北京辛普劳”订购美国原产的薯条,而后分销给国内一些大小西餐厅。

2000年8月23日,“北京西餐”按照惯例向“北京辛普劳”订购了1200箱39磅/箱的“Premium Harvest”薯条,为了促销,供货方还随赠了180箱薯条。24万元的供货款交清后,25日、29日,薯条被运至“北京西餐”的恒温库房。验收时,接收人员除了按外包装箱清点过出厂日期和数量以外,产品免检入库。

3天后,北京海洋馆从“北京西餐”订走了20箱这种薯条。然而,这些美国大薯条还没走出厨房,它在加工中所散发出的浓烈的臭豆腐味就已经呛得厨师们喘不上气来,顾客吃了这种薯条后也反映不好吃、有异味。很快,海洋馆提出退货。“北京西餐”的销售人员和“辛普劳”的销售代表王庆宇一道赶往海洋馆。据北京海洋馆商品部的朱文哲说:“尝过现场炸完的薯条后,王庆宇解释说这种薯条所含水分少,里面呈砂粒状,是新品种,在国外很流行。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口感也没问题,可能是餐厅的厨师使用不习惯。”但最终,北京海洋馆还是将余下的19箱退回“北京西餐”。

其后,由于一直交涉未果,且“北京西餐”自身所进行的人事变更,加之北京辛普劳的销售人员也口头允诺帮助销售这批薯条,此事便处于搁置状态。

直到今年7月26日,“北京西餐”正式向美国辛普劳中国公司办事处投诉,其中提及最近该种薯条在发售中屡被退回,且在公司的抽检中发现,该薯条存在严重的黑头、折断及抱团现象。



分歧:由机会产品引发

今年8月2日,“北京西餐”收到一份来自美国辛普劳中国公司办事处首席代表周德汉先生发来的回函。这份全英文的传真让“北京西餐”大长学问:不但否认了北京海洋馆的质量投诉是质量问题,而且称,他们曾在销售时向销售人员说明这是一批机会产品(opportunity product),它并不完美,但其是作为特长薯条来评级的产品。同时,周对这么长时间才投诉表示不能理解:“虽然产品没过保质期,但是产品在这期间发生了什么,我们并不清楚。”

什么是机会产品?据“北京西餐”介绍,周德汉在谈判中解释是,举个例子来说,麦当劳要求薯条的水分必须超过84%,但这批薯条的水分低于84%,虽然不适合麦当劳的标准,但符合我们辛普劳的加工标准,它仍是可食用可销售的。也就是说,不符合特殊标准但符合一般标准的产品就是机会产品。就像汽车有奔驰、夏利等等,它们的规格、大小不一样,种类和价格也不一样。然而“北京西餐”却很难接受这种解释,花的是正品的钱,为什么买来了人家的处理品!“北京西餐”认为,机会产品实际上就是有瑕疵、不完美的产品。他们向辛普劳索要此类薯条的标准,未被接受。

眼看着薯条的保质期就要到了,对方销售代表答应的帮助销售一拖再拖。无奈,“北京西餐”开始加紧就退货、赔偿问题与“辛普劳”的谈判。没有结果后只得将“辛普劳”告上法庭。



启示:入世要打新名词战

为什么薯条在入库时不经过检验?据“北京西餐”曾接触过库管工作的郭爱莉称,“北京西餐”与辛普劳的合作由来已久,一直都很信赖,且以往在与辛普劳的合作中也未曾出过问题。没想到这回撞上了。

即使在发现问题以后,“北京西餐”由于得到了“辛普劳”有关销售代表的口头帮助销售承诺,故一直使无论薯条还是问题都贮存起来。终于,当问题摆上桌面,“辛普劳”请“北京西餐”清楚地理解帮助销售并不是他们的工作和义务的时候,薯条问题就变得更为棘手。

现在,1300多箱薯条仍然静静地躺在“北京西餐”的恒温冷库里,保质期也一天一天过去。至于双方谁能胜诉,还要靠法院的裁定。但是,这桩纠纷的出现,却给了人们诸多启示:现在,中国刚刚入世,走进来与走出去的将会越来越多,如果我们的企业和市场没有自我保护屏障,一味以为送来的都是好东西,难免会遭遇诸如“机会产品”之类的新名词、新标准,也难免会为此付出代价。(郭红梅)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