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经营管理 > 正文

我国肉类食品行业面临发展新机遇

2001/12/14 0:00:00 来源:中国农业网
  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获悉,我国肉类食品行业在“十五”期间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肉类食品生产包括畜禽养殖、屠宰、冷冻,肉禽蛋制品加工、冷藏储运、批发配送、零售及相关服务。我国肉类食品生产一直保持着快速持续发展的态势,肉类、蛋类的生产总量已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人均占有量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水平,与一些中等发达国家大体接近。

  业内人士称,尽管我国肉类食品行业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但肉类食品行业发展的机会很多。

  --国家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的政策为肉类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预计到2005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分别为6173元和2051元,其中用于食品支出部分分别约为2531元和944元(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6%和41%)。按届时全国人口13.3亿、城市化水平35%计算,肉类食品消费需求总量将比2000年增长12%。肉类食品供给将加快由城乡二元化结构向全面商品化转变,工业加工的肉类食品在广大农村将会出现日益广阔的消费市场。

  --国内市场需求变化将带动肉类食品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单一肉类品种主导市场的格局将被多样化混合品种所替代。猪肉消费会保持绝对量的增长,但在整个肉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将继续下降;牛羊肉需求上升,消费将有一定程度的增长;禽肉消费的比重将持续快速上升。目前居民肉食消费以购买热鲜肉为主,冷却肉和各类肉制品所占比重较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引起的消费习惯变化,各种精深加工的分部位冷却肉、小包装肉、半成品肉、冷冻肉、熟肉制品以及以肉类为原料的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休闲食品和旅游食品的消费将明显上升。

  --对肉类消费安全日益重视,有利于加快形成肉类食品卫生质量保障体系。目前肉类市场竞争中,质量及消费安全问题已摆上重要位置,国内消费对肉类食品的需求也进一步从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尤其是注重肉品的卫生质量。
 
  --高新技术和先进营销方式的应用,为肉类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目前,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中一些高新技术正在向新兴工业化国家扩散,除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基础科学技术外,还有超高压处理、超临界提取、膜分离、超微粉碎、微胶囊、真空处理、冻结浓缩、品质评价、食品掺假鉴定、光束消毒保鲜、泡沫清洗消毒、超高温瞬时杀菌等实用尖端技术。各种高新
技术应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食品的安全、卫生、方便、降低成本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发达国家肉类流通已基本实现了“冷链”化,采用配送、连锁超市、肉类专卖店等现代化方式经营。这些先进技术和营销方式已经开始进入我国,对国内肉类食品行业的产业升级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市场体系和企业组织体制的日趋完善,将为肉类食品行业的发展创造更为规范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

  --加入世贸组织,我国肉类食品行业对外开放的程度将进一步扩大。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引进和利用,有助于我国肉类行业与国际水平、国际市场接轨。但我国肉类产业结构比较落后,大量产品品种是内需型的,市场体系不够完善等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肉类产品有效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国际化竞争形势下,肉类食品行业必须提高加工水平,增加产品科技含量,确保产品符合安全优质的要求,以应对未来的市场竞争。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