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经营管理 > 正文

易拉罐事件迷雾未散 可口可乐受损百事可乐无碍

2002/2/5 0:00:0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可口可乐易拉罐厂自动涨价之事发生已一个月了。这桩据介绍已反映到工商部门的事件至今悬而未决,作为明显受害者的可口可乐公司的态度自然成为众矢之的。
  可口可乐:自己解决并不困难
  日前,记者再次采访可口可乐北京外事主任任先生,了解事态发展情况。任先生告诉记者,双方已经决定自行协商解决,尽量不惊动工商部门。洽谈结果预计近期出来。当然沟通需要时间,所以外界不必太着急。
  任先生强调,这件事并没有影响到可口可乐正常的生产销售,因此公司不可能什么其他的事情都不做,只等着谈判。目前北京分公司已经与外地两家制罐厂家达成协议,问题基本已经解决。不过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公司当然还是希望双方尽快在价格上达成协议,继续合作。
  事情始末并不复杂。可口可乐与北京三家制罐厂太平洋、富特波尔、皇冠是长期合作伙伴,北京地区的可乐系列产品一直使用这三家提供的易拉罐。1月4日,可口可乐公司按惯例发出供货通知,3家公司却先后声明提高易拉罐价格,否则拒绝发货。之后可口可乐公司迅速做出反应,表示尽管遭此变数,仍有办法解决,所以可口可乐产品决不会因此提高价格。
  任先生告诉记者,事情并不如外界想象的那么严重。不过制罐厂家提出涨价却似乎也不是心血来潮的事情。
  就在可口可乐北京分公司遭遇涨价的同时,上海分公司也得到了其易拉罐提供商宝易、皇冠、联合三家的涨价计划。
  可口可乐总裁不久之前访华提到可口可乐在中国取胜的法宝是本土化,其15000名员工几乎都是中国人,其浓缩液是本土制造,每年更是要采购价值达6亿美元的原材料包装物料。
  本土化优势之一就是成本降低,正因此,在各种原料———水、糖以及其他物品都在涨价之时,可口可乐的价格基本上保持了数年不变。现在易拉罐要提价,是不是在给可口可乐提个醒呢?
  当问及为何此次涨价只针对可口可乐,而同样令人瞩目的百事可乐却幸免时,任先生用一句“我们也不明白”简单带过,不知这平和里是否也带着一种无奈的困惑。
  百事可乐:未雨绸缪尚无必要
  鉴于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之间源远流长的关系,人们不得不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几乎是同样地位的百事可乐饮料公司。
  百事可乐杨小姐十分干脆地告诉记者,迄今为止,百事并没有接到任何有关易拉罐提价的通知,虽然那三家制罐厂同时也是百事的易拉罐提供厂家。至于为何针对可口可乐,个中原因大概只有当事人才清楚。
  杨小姐一再表示,如果这件事算得上一种危机的话,百事方面并没有面临这种危机。
  在可口可乐上海分公司接到涨价计划时,上海部分制罐厂已经表示,涨价是全国10余家制罐厂的共谋之策。易拉罐价格从1996年开始一路走低,而易拉罐所需的铝材大部分都是进口,现在全国制罐厂几乎全线亏损,卖出去的价格比美国还便宜,实在是贱卖了。
  杨小姐否认会与可口可乐联合的说法。她表示,百事方面与制罐厂家并没有冲突,大家有事可以协商解决。而且事情没有发生,我们不能妄加猜测,也不好做什么假设。(记者肖可)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