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经营管理 > 正文

“新东北现象”:东北超市食品难觅“东北货”

2002/2/9 0:00:00 来源:新华网
  日前,记者走进了哈尔滨市的几大农副食品超市,琳琅满目的各类商品扑面而来。记者在货架中仔细寻找了好久,发现有安徽生产的薯片,山东、上海、广东生产的饼干,天津生产的雪米饼,江苏生产的色拉油等等,除了山特产品和一些知名品牌的乳制品是东北企业生产之外,竟没有发现一种粮油类食品与东北企业有关。

  东北地区是我国粮油生产基地,农副产品十分丰富,但因技术设备陈旧、加工水平过低等原因,很难制造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附加值产品。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东北地区出售的粮油食品多由南方企业生产,想找出一个地产的好产品还真得费些功夫。

  哈尔滨市壹佰超市有限责任公司是目前哈尔滨市单店日销售额最高的大型超市。据超市采购部经理沙乃学介绍,在超市经营的3万多种饼干、糕点、膨化类食品中,由东北企业生产的产品比例不足三成。产于黑龙江省的食品更是少得可怜,整个食品市场基本都被南方企业占领了。

  沙经理感慨地说:“黑龙江省是我国商品粮主产区,不仅农副产品生产量大,而且品质也不比南方差。但我们的加工程度太低,尤其缺少拥有高科技、能够精深加工的企业,这种状况导致我们只能出售原粮,购进成品。目前,广东省的一些企业就是用黑龙江省的面粉做成饼干后再返销回来,因此,常能听到人们说我们是在‘喝南方水,吃广东粮’。”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东北农区现已开始着手培养自己的优势产品。黑龙江省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近年大搞绿色食品开发,至今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识的产品已达281个,数量居全国首位。据市场调查显示,由于符合人们追求健康的消费心理,绿色食品销售正日趋火爆,仅哈尔滨市壹佰超市绿色食品的日销售额就接近1万元。

  记者在采访中接触到的企业经营者和政府官员认为,虽然黑龙江省在绿色食品和畜产品开发上拥有优势,但从总体上看,全省农副产品深加工水平仍然较低,大大落后于南方省区及国外发达国家,因而产品被逐渐挤出消费市场。我国入世后,这种情况可能更加严重。黑龙江省的“农字号”产品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必须提高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以此来增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记者孙英威 董峻)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