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超微技术打造婴儿乳品

2002/5/21 0:00:00 来源:新浪网
一种针对我国婴幼儿喂养中广泛存在的乳糖不耐症和牛奶蛋白过敏而开发的非乳基无乳糖婴儿代乳品——婴儿超微全营养素,日前由北京华京五方实用纳米科技开发公司研制成功,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了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食品超微技术,提高了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的消化吸收率,口感更细腻,同时添加了能促进智力发育的DHA、AA、牛磺酸等营养成分,是一种更易消化吸收、更适合婴儿食用的全营养素。其产业化将填补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市场空白。

婴儿乳糖不耐受症是由于小肠粘膜乳糖酶缺乏或活性不足,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奶中的乳糖所引起的以腹泻、腹胀、腹痛为主要症状的非感染性疾病,国外于50年代末开始即有研究,我国于80年代以后才逐渐引起注意。由于我国对乳糖不耐的研究晚,再加上宣传不够,常被误诊为肠炎或肠绞痛,致使症状迁延不愈。乳糖不耐受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重要因素,长期危害表现为钙吸收不良、体重低下和生长发育迟缓,且病程长,药物治疗很困难,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提供不含乳糖的食品。

据报道,美国有8%的婴儿患有乳糖不耐症和牛奶蛋白过敏症,用豆奶作为婴儿食品有30多年的历史,每年喂养50万美国婴儿。我国医务和妇幼保健界以往所进行的多次调研资料显示,对乳糖不耐和牛奶蛋白过敏的中国婴幼儿的比例高达30%左右!我国每年有2000万新生儿,约有600万婴幼儿存在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和牛奶耐受性差。1998年4月~11月,乐平市人民医院采用大豆蛋白粉配方治疗婴儿乳糖不耐症108例,有效率高达94.4%。

大豆蛋白虽然是最好的植物蛋白,是一种完全蛋白质,但传统的加工方法由于粒径大、细胞破壁不完善影响了其消化吸收。我们知道,大豆整粒食用时,蛋白质消化率仅60%,磨成豆粉时为75%,如加工为豆浆,消化率还可进一步提高,随着现代超微技术的发展,国内外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超微能有效提高大豆蛋白的消化率和生物价。北京市场上某豆奶的平均粒径为5~10μm,经超微后,平均粒径可小至0.2~0.5μm,北京华京五方公司在解放军总医院所做的动物实验表明,经超微后的大豆蛋白的表观消化率可提高10%!超微组蛋白质的生物价和大鼠肝重也都优于普通组,最让人满意的是,超微组体重的增加明显高于普通组。因此以大豆蛋白为基础的超微全营养素既能治疗婴儿乳糖不耐症,又能很好地满足婴儿对营养素的全面需求。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