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经营管理 > 正文

肯德基新品“洋春卷”给人留下另番“滋味”

2002/6/25 0:00: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一种名为“墨西哥鸡肉卷”的洋春卷从昨天开始全面登陆肯德基,这是继“外带全家餐”、“榨菜肉丝汤”、“寒稻香蘑饭”后肯德基新近推出的又一个新品。在此之前,肯德基已在部分店对鸡肉卷进行了一周的试卖,许多人对这种肉卷的美味跷起了大拇指。

  墨西哥鸡肉卷类似中国的春卷,其馅料为鸡腿肉、生菜,再配以用番茄、红椒、洋葱制成的墨西哥调料莎莎酱以及黑胡椒蛋黄酱,然后用一张面饼把这些馅料包裹起来直接食用。它已在泰国、日本、新加坡和美国等地推出,市场销售非常成功。在中国市场上,该肉卷的零售价为每个10元。

  然而昨天肯德基有关负责人所说的一句话却让肉卷给人们留下了另一番“滋味”——这位负责人介绍说,肉卷所用的面饼全部从美国进口,这令世代都擅做面饼的中国消费者多少感到尴尬和不解:一张小小的面饼,干吗不用本地的?肯德基直言不讳地指出:目前中国做不了。

  据介绍,肯德基所需的面饼不仅要求每张规格一致、平整有韧性,而且要求品质稳定、产量大,能满足肯德基在中国近700家店的日常供应。肯德基为此在中国考察了一年,发现中国迄今还没有供应商可以投入专门的流水线设备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面饼,所以肯德基只得从美国进口。

  与较早前肯德基发生的土豆泥风波一样,当时许多中国消费者责备肯德基为什么对中国遍地的土豆看不见,非要从美国进口土豆粉,尤其是美国土豆粉被中国相关部门判为不合格产品后,肯德基为什么 还要万里迢迢到美国寻找供应商?肯德基当时的解释是:不是中国的土豆不好,而是中国没有能够把土豆加工成上好的土豆粉的企业。这一次,连面饼都成了洋货,再一次使人们看到了中国食品加工业的窘境:尽管中国食品的原料一流、制作方法一流、口味一流,但不少生产还局限在一家一店,或停留在小作坊内,没有达到规模化和现代化。同时目前食品加工业的品种过于粗放,许多中国的传统食品尚未开发出机械化生产。像面饼这样,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企业想过要开发一套现代化的设备来进行规模化生产,这种加工业的不足,也正是中餐快餐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肯德基指出,一旦国内有企业能够大规模生产面饼,他们就会考虑用本地的产品,毕竟本地产品可以降低成本。有关专家表示,但愿中国的企业在坐失土豆泥、面饼商机后,能从中领悟现代食品企业竞争的趋势和真谛,使中国的消费者不再为吃洋土豆泥和洋面饼而尴尬。(朱鹰)


洋面饼是谁的“尴尬”


肯德基新品种“墨西哥鸡肉卷”所使用的面饼,不是由具有悠久面饼生产历史的中国企业提供,而是全部从美国进口,其原因不在于中国面粉质量不行,而在于中国迄今还没有供应商可以投入专门的流水线设备来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的面饼生产,不能满足肯德基在中国近700家连锁店的日常供应。此前,肯德基曾经为他们“对中国遍地的土豆看不见,非要从美国进口土豆粉”的做法给出类似的解释:不是中国的土豆不好,而是中国没有能够把土豆加工成上好土豆粉的企业。又一笔稳定、稳赚的大生意从中国企业身边白白溜走了。

中国消费者大约是不会对此感到痛心疾首的。许多消费者最关心的是能否购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能否享受到优质满意的服务,至于这些商品和服务是由中国企业提供的,还是由外国企业提供的,似乎并不十分重要。消费者到肯德基用餐,本身就说明他们认可“肯德基”这个美国品牌,那么肯德基使用从美国进口的土豆粉和面饼,想必也能“顺理成章”地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如果一个消费者拒绝食用由美国土豆粉和面饼制成的土豆泥和鸡肉卷,他大概也不会想到要去美国品牌肯德基里去用餐。从这一点看,中国消费者在洋快餐里吃洋土豆泥和洋面饼,其实并不是什么“尴尬”的事。

同样,中国政府也不会为此“尴尬”。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将更加深入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洪流,国家利益的含义因此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除了关系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领域必须保持国家经济的独立性以外,在竞争性产业中,外资、跨国公司的投资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就业、税收等方面的贡献,与传统意义上的民族企业几乎没有两样,所以,国家利益不再仅仅体现为基于本国资本的民族企业,而且也体现为有境外资本参与其中、存在于本土的合资和独资企业。哪个国家能培育和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吸引更多的国际经济资源,就会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主动地位,更多地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在这个背景下,在华外资企业肯德基使用从美国进口的土豆粉和面饼,与使用中国企业提供的土豆粉和面饼,对中国国家利益的意义几乎没有两样,洋土豆粉和洋面饼并不是中国政府的“尴尬”。

肯德基不惜加大产品成本,千里迢迢从美国进口土豆粉和面饼,使中国的食品加工企业痛失良机,只能是中国企业的“尴尬”。我们不能责怪肯德基对中国企业有偏见,要怪只能怪中国企业缺乏竞争力,没有金刚钻,自然揽不来人家的瓷器活。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战略目标、人才结构、管理模式、技术实力、资金运作、品牌塑造等环节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显然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在中国企业不但能够立足本土做好身边的生意,而且还能走出去抢洋人的生意之前,像中国消费者吃洋土豆泥和洋面饼这样令中国企业万般“尴尬”的故事就还会继续发生。

中国企业,不要让自己“尴尬”得太久。(潘洪其)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