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奶业合资你准备好没?

2002/6/29 0:00:00 来源:壹食品中国网
中国奶业(加工、奶牛业)到底有没有国际竞争力?伊利集团副总姜鹰认为,中国是一个大的农业国,也是大的农产品市场。外国、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图谋已久。随着中国加入WTO,在新的条件下,外企进入中国的步伐会大大加快。

在中国,养奶牛饲养成本最低的可能是内蒙古的呼伦贝尔草原,这里是草场放牧,大概1块钱一公斤,基本保本。国内操作得比较好的像黑龙江、内蒙古、北京、上海,可以控制到1.2元/公斤这样一个成本。但除了成本还应有一个正常的商业利润。在内蒙古、黑龙江这个利润要求不高,但在北京、上海甚至还有广东就要求一个正常的利润,否则农民就会放弃养牛,选择其他的产业。在欧美,对奶牛的育种、品种改良、科研培训基本是由国家和协会有组织地开展。我国有些省市自治区有一点也方面的投入,大部分的省市自治区这方面的投入都比较小。主要成本都发生在农户或者我们称之为奶户的身上,像选用优种、配种的费用基本都是农户自己承担,而且在饲料方面客户服务也比较少。这样相对来说成本就比较高。

澳大利亚、新西兰,基本奶价就是1.2元/公斤,不仅可以保本,而且基本可以保持正常的盈利,我们国家奶价比较复杂,在内蒙、黑龙江相对来说奶价比较低,大概1.4元/公斤左右就可以实现盈利。在北京、上海可能就比较高,北京最近奶价在1.8元/公斤,上海在2元/公斤左右,到了广东可能就需要3.5元/公斤。

跨国公司的发展,特别是在欧美成熟的国家,业务的增长主要靠并购。现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并购肯定会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对奶业的龙头企业的并购,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该慎重。这是奶业发展的状况所决定的,因为其投资大,周期长,能够形成规模,不是一两天的事。不光是说跨国公司对当地龙头企业的并购要慎重,即使国内的乳业同行联合合作,也应慎重。否则的话,由于产业化的关键环节———龙头企业大起大落,会对整个奶业造成影响。加入WTO,中国的农业面临很大的挑战,奶业自身的特点又比较复杂,如果应对不妥,可能对当地奶业的发展会造成很大的负面作用。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