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跨国公司跳伞 国内乳企筑堤

2002/8/8 0:00:00 来源:中国食品报
达能不久前将乳业的管理权与品牌使用权交给了光明;卡夫撤出了中国;帕玛拉特也将旗下的黑龙江乳品厂以5年期约租赁给了伊利……

为什么进入中国的外资乳品企业几乎都没什么绝佳的表现以至于不得不撤退?对此,目前正处于上市前“静默期”的光明不愿置评,认为这个话题比较敏感;伊利集团董事长郑俊怀则分析说,国外品牌不了解中国市场,进入中国市场的成本又高,尤其是人力成本,而本土化有一个过程,这些因素导致跨国公司的竞争能力弱了。

业内人士指出,外企出师不利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产品定位方面,国内乳品市场远不如国外市场成熟,消费者还没有把乳品作为日常必需品,因此产品之间的差异非常重要,独特的卖点依然是在市场上取胜的法宝,外资在这方面明显没有优势;其次是价格方面,国际品牌总是觉得因为有一个好形象,所以就应该有一个高价位,但实际上国内高端消费者比例很低;外资企业在品牌传播方面的投资过于保守,这也是受国际做法的影响,因为国外的牛奶已经跟面粉、盐一样成为日常必需品,所以传播上的投资很少。

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外企暂时性的撤退绝不应该成为国内企业兴奋的理由,跨国公司只是阶段性退出,在丧失了有效控制中国原料奶资源的最佳时机后,为避免随与国内几大乳品企业直接竞争所带来的巨大几险,他们选择了合作的方式,借助国内企业推广自己的品牌。

随着外企战略转型的完成,国际大企业随时都可以通过资本力量后发制人,专家指出,2002年至2003年将是国内企业搭建防线的最后机会。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