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四川百事:你的水性如何?

2002/8/20 0:00:00 来源:粤港信息报
 本来,一间规模并不算大的合资企业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纠纷,是不会引起广泛关注的。正因为如此,当美国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决定终止其与中国一家合资伙伴的合同时,决没料到此事竟然会闹得沸沸扬扬。

8月2日,百事饮料国际集团中国区总裁朱华煦和中国区总经理李春佳,以极为低调的方式宣布:百事公司已正式向设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提出仲裁,要求依法终止与其在四川成都设立的合作企业——四川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的所有合作合同和协议,要求中方合作企业就其违约违规行为给予经济赔偿。尽管百事公司方面力图把事件的影响降至最低,而且四川百事规模也并不大(在1994年成立时注册资本仅为250万美元),但合资双方的冲突还是牵动了各方神经。分析员指出,事件使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所面临的问题被摆上了桌面,也给中国企业出了一个难题:在入世之后应当怎样保护各方的利益?

尽管百事一方没明说,但它很明显是将矛头指向四川百事的管理层,也就是有关的政府机构。也正因为如此,该公司坚持将此案提交斯德哥尔摩的一家独立仲裁委员会,而不是中国的仲裁机构。据朱、李解释,引起这次事件的直接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四川百事中方合作对象的身份已经变更;二是四川百事已经到期的管理层拒绝退出;三是到四川百事进行财务审查时被拒之门外;四是四川百事长期以来违规现象严重。

百事方面解释说,双方在这场长达8年的合作中一直磕磕碰碰。近来,中方合作企业“既不允许百事员工进入办公室执行内部审计,自己也无法提供标准的财务报告”。百事方面还指出,有证据显示,合资公司向高层主管提供低息住房贷款,并在未事先征得董事局同意的情况下,购买了数辆奔驰牌豪华轿车。该合资企业还采用一家未经认证的供货商提供的塑料瓶,此举盗用了百事的专利设计,从而侵害了百事公司的知识产权。百事公司与其中方合作企业的冲突起源还包括其高层主管要求在装瓶厂生产本地配方饮料。

很明显,从百事提供的“罪证”来看,最重要的是最后一条。多年来,外资企业进军中国后为了消除管理上的障碍,大多采取收购中国合作方的方式。可是,四川百事却反其道而行之,该公司的合作双方中,百事方只占27%的股份。那么,百事能从这间合资公司得到什么呢?原来,百事公司在华碳酸饮料运营体系中,广州百事是惟一的浓缩液生产厂商。所有瓶装厂,都必须向广州百事购买浓缩液,而广州百事恰恰在百事的直接管辖之下。按照业内人士的计算,浓缩液成本占了饮料成本的20%,而四川百事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胡奉宪甚至认为,浓缩液成本占了该公司产品成本的1/3。这样一来,占了大部分股份的中方反而利润空间极小,而百事公司却凭着浓缩液在局部的垄断地位获得较高的利润。

知道了这一点,就很容易理解四川百事为何不顾美方反对,坚决要求生产国产品牌饮料了,因为这样,该公司就可以避开浓缩液这一关卡而直接利用其销售网络获利。今年初,胡奉宪曾通过媒体宣布:不管美方同意与否都要立即着手国产品牌饮料的开发生产。当然,这一点是美方决不可能接受的,因为这样一来,百事方面等于断了四川百事这一财路。

一个局部地区的事件反映出在华跨国公司的疑惑。一方面,它们不愿甚至不敢放弃中国这个巨大市场;另一方面,它们不适应、不了解中国市场的环境。在不熟水性的情况下,它们摸着石头就下了河。从这个意义上说,四川百事的纠纷恰恰起了积极的警示作用。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