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华润蓝剑“涉嫌囤积”

2002/8/22 0:00:0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8月17日,四川省绵阳市工商局以“川绵工商公字【2002】第020号”函向华润蓝剑绵阳啤酒有限公司发出了“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通知书中称,华润蓝剑“涉嫌囤积重庆啤酒”。

  据工商部门介绍,8月16日,重庆啤酒公司向重庆市工商局举报,在华润蓝剑绵阳啤酒公司厂区内发现囤积存放大量重庆啤酒。按到企业举报后,重庆市工商局立刻会同四川省工商局、绵阳市工商局及绵阳市涪城区工商局赶往绵阳。结果,联合执法人员在华润蓝剑绵阳公司的厂区空包装库内发现了大量露天堆放的重庆啤酒,经查点,总计1334件。于是,工商执法人员开具了“涉嫌囤积”的通知书。

  重庆啤酒集团副总裁王东亚介绍这一事件的背景时说,绵阳地区一直是华润蓝剑啤酒的“地盘”,为开拓这一市场,重啤于今年年初在绵阳地区选择了几家代理商,签订了经销协议,自2月份起,大批重啤开始进入绵阳市场。截至6月,重啤的月销量高达215千升(约合200吨),这种抢占市场的势头被当地媒体称为“山城啤酒冲击波”。

  然而,正当重啤人为自己的战果庆幸时,该厂的市场调研人员发现,在绵阳市场上,重庆啤酒忽然不见了踪影。有经销商承认,是别的企业以自己的产品按6:5的比例将重啤“回收”了。紧接着,就发生了工商部门查封华润蓝剑“囤积”重啤的事件。

  西南啤酒市场多年来竞争激烈,重啤与蓝剑则是一对互不相让的“生死冤家”。过去几年中,双方的竞争手段大抵停留在强化宣传、降价促销等常见方式上,虽然斗得热闹,基本上没有什么违规行为。如今,一家企业居然以“回收”“囤积”的手段试图对竞争对手“封杀”市场,不免让人感到竞争开始变味。

  截至目前,尽管华润蓝剑方面有人出面接受了工商部门下达的“通知”,但无人解释大量囤积重啤的目的是什么?重啤方面则担心,被囤积的啤酒有的已过保质期,而且还有更多的啤酒从市场上消失后不知放在哪里。假如,这些啤酒再次出现在市场上,对企业、对消费者可能构成的威胁是难以想象的。

  所谓“涉嫌囤积”究竟是否违规违法,有关专家对此意见不一。重庆啤酒集团的企业法律顾问认为,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如果并非出于消费需要大量收购竞争对手的产品,并由此影响竞争对手企业的销售,应视为不正当竞争。但也有专家指出,我国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并没有对此类“回收”“囤积”的行为作出明文限制、禁止的规定,此种现象的出现,为法律实践提出了新课题。不过,几乎所有的专家一致认为,企业竞争应该是理性的,市场占领凭借的是产品和服务,试图以别的招术独霸市场、封杀对手,从根本上违反了市场规律。 (记者 高初建)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