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嘉里“金龙鱼”惹恼了谁?

2002/9/25 0:00:0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在食用油市场上,节日“油战”几乎年年开打,去年是“常规”的价格促销大战,今年节日“油战”却明显多了一些不和谐音。

  正当诸厂家争夺今年中秋、国庆节日“油市”的节骨眼上,中国食用油第一品牌“金龙鱼”却遭遇消费者向媒体投诉其广告失实、严重误导消费者的烦恼。

  据了解,发起投诉运动的吴某是北京市一位消费者。吴某在北京家乐福超市购买了一桶5升装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他发现,在产品标签上醒目地印着“1∶1∶1膳食脂肪酸的完美比例”的宣传口号,然而下方的产品营养资料表中却分明注有“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12∶44∶44”的字样。

  8月17日下午,由吴某个人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湖北大厦5层会议室举行,有十多家媒体记者到场。吴某在“新闻发布会”上,向金龙鱼厂商提出两点要求:一、立刻停止对消费者造成侵害的所有虚假宣传,包括电视、平面媒体广告和商场内的广告,对第二代调和油产品标识中的虚假内容进行修改;二、在媒体上公开向广大消费者赔礼道歉。

  尽管吴某的行为动机遭到部分媒体的怀疑,但还是有部分媒体以较大篇幅报道了此事,在市场掀起不小的波澜。

  遭到质疑的“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其实刚刚上市不久。今年7月29日,嘉里粮油商务拓展(深圳)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帮助人体摄入营养均衡脂肪酸的健康食用油———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上市。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的主要卖点即“1∶1∶1”的脂肪酸完美比例。

  据了解,1∶1∶1的比例来自于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粮农组织和中国营养学会等权威机构的研究结果,即当人体饮食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达到1∶1∶1的比例时,能确保营养均衡。

  针对消费者投诉金龙鱼广告与产品不符一事,记者与“金龙鱼”的生产商嘉里粮油商务拓展(深圳)有限公司取得了联系。嘉里粮油公司市场部一陈姓经理称,“金龙鱼”广告不存在不实、误导消费者之嫌。所谓1:1:1是金龙鱼“倡导”的健康新概念,即人体摄入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最佳比例,而不是产品实际比例。

  据介绍,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含脂肪酸的实际比例是12∶44∶44(即0.27∶1∶1),之所以不是1∶1∶1,是因为人体摄入的饱和脂肪酸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日常饮食,主要是肉类。如果把食用油中脂肪酸的含量调成1∶1∶1,会造成人体实际摄入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进而使得人体胆固醇升高,而12∶44∶44的配方比例则可以帮助人体达到最佳摄入比例。

  嘉里粮油商务拓展(深圳)有限公司还给记者传真来一份“严正声明”。声明中强调:“金龙鱼没有误导消费者。不排除有一些竞争对手恶意炒作,使用不正当竞争手段,打击金龙鱼来获利。我们已经委托律师介入调查此事。条件成熟时,我们会公布调查结果并将坚决采取法律措施进行处理。我们呼吁市场提供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

  国家内贸部公布的调查资料显示:嘉里粮油旗下的金龙鱼食用油品牌10年来一直以绝对优势稳坐小包装食用油第一品牌宝座,其市场份额超过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总和。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葛可佑教授认为,金龙鱼“倡导”的1∶1∶1概念,在营养学上是有理论依据的。至于其广告与产品标识不符的现象,“那是商业宣传上的问题,我们营养学会就管不着了。”

  嘉里粮油公司陈经理也承认,有部分消费者不明白“1∶1∶1”的含义,或者对产品成分与广告宣传口号不符提出疑问,说明厂家在广告宣传方面确实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弥补。但他同时又强调,“脂肪酸”对于很多消费者还是一个新名词,科学和营养学知识的普及需要一定时间,“得一步一步来”。

  嘉里粮油是著名的新加坡郭氏兄弟集团旗下企业,嘉里粮油曾领导过中国食用油行业的第一次革命。十年前,中国人还习惯于拿着油桶到粮店论斤打散装食用油,由于散装食用油在运输、存储过程中容易变质,销售具有明显的地域性。1990年,中国第一瓶小包装食用油———金龙鱼食用油诞生,不仅改变了一代人的用油习惯,还“制造”了一个庞大的市场。继金龙鱼之后,几百个小包装食用油企业相继出世,市场竞争亦相当激烈。(记者 綦书环)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