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菜篮子”工程建设结硕果

2002/10/21 0:00:00 来源:人民日报
  2001年,我国肉类、蛋类、奶类、水产品、蔬菜和水果总产量分别比1988年增长1.6、2.4、1.7、3.1、1.9和5.9倍。除奶类和水果外,人均消费量都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菜篮子”产品总量大幅增长,品种日益丰富,市场购销两旺,通过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改造食品加工企业和物流基础设施,推动包装、保鲜、冷藏、运销等技术手段不断进步,“菜篮子”产品的加工、流通和均衡供给能力得到提高,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明显增强。“全国买、卖全国”的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基本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网络逐步建立。

  出口量增加,创汇能力增强。我国“菜篮子”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成本低于国际水平,具有较强的成本和价格竞争力,近年出口逐年增多,结构进一步优化,名特优新品种和加工制成品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为农业出口创汇的重要支柱。去年出口额103.6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74%,高出同期农产品出口增长幅度40多个百分点。

  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的比重明显上升,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目前,“菜篮子”产品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贡献份额占到1/3左右,相当数量的农民靠发展“菜篮子”脱贫致富。

  宏观调控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府驾驭市场的能力增强。“八五”和“九五”期间,中央、地方建立和完善了有关重要商品的储备和副食品风险基金制度,增强了应付突发事件、平抑供求波动的手段,驾驭市场的能力有所增强。信息服务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进入新世纪以来,“菜篮子”产品的质量安全卫生状况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广泛关注。自2001年4月起,经国务院同意,农业部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四城市进行试点,从生产源头和市场准入两方面入手,对“菜篮子”产品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控制。

  今年7月,国务院专门召开全国“菜篮子”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菜篮子”工程建设已进入新的阶段,主要任务是要以提高质量安全卫生水平为核心,以保障长期稳定供给为目标,努力实现由注重数量、保证供给向更加注重质量、保证卫生和安全转变;由注重阶段性供求平衡,向建立长期稳定供给机制转变,实现从装满“菜篮子”向丰富、净化“菜篮子”的转变。在总结试点城市经验的基础上,“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一是要加强生产监管,强化生产基地建设,净化产地环境,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二是推行市场准入制,建立监测制度,推广速测技术,创建专销网点,实施标识管理,试行追溯和承诺制度。三是完善保障体系,健全标准体系,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加快认证体系建设,加强技术研究和推广,建立信息服务网络。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我国食用农产品无公害生产,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中等水平,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畜产品、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基地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大中城市的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的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从根本上解决食用农产品急性中毒问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在现有基础上有较大幅度提高,达到国际标准要求,并与贸易国实现对接。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