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重视强化食品带来的冲击

2002/12/9 0:00:00 来源:新华网
  毋庸质疑,强化食品在改善公众营养状况的同时,也给广大食品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但记者在辽宁、北京、湖南等地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食品企业对强化食品的推广有些不以为然,继续保持着观望态度,并没有跟上国家倡导的步伐。

  依照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办公室的部署,经过7年多的调查研究,从10月起,强化食品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市场也相继出现了强化食品的身影。然而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办公室主任于小东却对新华社记者说,在推广的过程中,困难依然很大,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还没有跟上国家的步伐。

  这些至今仍无动于衷的中小企业的理由很简单。第一,中国的食品市场这么大,我只要在区域市场中保持价格优势足以;第二,并非所有人都需要强化食品。食品始终是食品,本身就含有微量元素,怎么添加都不可能成为营养品。

  统计数字表明,我国目前共有面粉生产企业107555家,其中年产量10万吨以上的有75家,5万吨-10万吨有480家,2万5千吨-5万吨有1500家,2万5千吨以下的有105500家;我国有2000多家酱油生产企业,生产总量达3百万吨,其中200家生产的酱油占总量的40%;我国共有300多家食用油生产厂,产量为1100万吨,其中有30个工厂年产量超过1000吨。

  以上的统计数字形象的勾画了这些行业的现状:企业多,规模小,正处于兼并重组倒闭的前夜。与那些无动于衷的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联合利华、海天、福临门等11家行业内知名企业,正不遗余力推广强化食品。不但未雨绸缪的加入试点行业,还投入重金进行市场推广。

  一位试点酱油企业的负责人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目前酱油行业还缺乏真正的巨人,强化酱油的推出正好是一次成为行业巨头的机会。”

  据了解,我国政府已基本确定盐、面粉、食用油、酱油和儿童辅助食品作为食品强化战略的实施载体,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尼克酸、铁、碘、锌、钙等9种营养素为添加的主要强化剂。同时基本上决定,除了盐和面粉采取国家强制推广的方式,其他的食品均采取国家倡导的方式。

  虽然我国承诺在2006年前以立法的方式强制推广强化面粉,但可以肯定的是,2006年以前,市场的力量就已将其变为现实。据于小东介绍,在西部实施推耕还林的政策时,就有意识的发放了一些强化面粉,结果没几年时间,当地的面粉加工企业纷纷倒闭。

  对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强化食品的说法,于小东解释说,国家有关部门在前期的实验过程中就已考虑到这一点,虽然强化食品不可能取代营养品,但按现有的剂量,怎么食用都不会给身体带来坏处,最为重要的是,强化食品的价格与普通食品非常接近,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在不远的将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价格的标杆下,在中国食品市场规模有一定限度的前提下,当食品行业的这些排头企业真正成长为“巨人”时,那些不思进取的企业的小日子还能红火多久呢?(记者刘涛 王军)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